记者昨日从天津市财政工作会议上获悉,根据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09年本市财政预算收入16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市财政支出总预算1307.1亿元,比上年实际支出增长22.9%。其中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将达到400多亿元。
据了解,本市今年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117.3亿元,比去年增长17%。主要用于扩大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综合运用政府补贴、税费减免、贷款贴息和创业培训等财税政策手段,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激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全面实施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支持创立就业服务载体,扩大就业再就业人员规模。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社会统筹,提高事业单位补助标准,实施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对接。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制度,继续提高低保人员、优抚救济对象补助标准。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调整完善和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教育预算支出164.9亿元,增长17%,主要用于加快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和现代化标准建设,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职教院校集聚和教育资源共享,启动职教新区建设工程。积极支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人才建设,推进重点高校“211”工程,完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学生资助体系。
医疗卫生安排支出50.3亿元,增长20%。重点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政府补偿机制,加强重大疾病和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控救治,提高城乡18项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免费为260万适龄妇女进行专科体检,加快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达标。加快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市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全面推行医疗机构药品实行网上集中采购,支持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率先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药品价格。
文化事业投入安排20.2亿元。支持李叔同纪念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加快重点体育场馆设施改造和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