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新加坡留学中国将掀起新的热潮

--------------------------------------------------------------------------------
点击次数:3065  发布时间:2009-1-20 10:42:23

 

  公共服务委员会(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简称PSC)去年11月设立了一项到中国顶尖大学留学的奖学金。当局透露,这项奖学金推出两个月以来,至今已接获了30人的申请。PSC秘书处更指出,尽管当前经济不景气,政府并不打算对所发出的奖学金数目设限。换句话说,政府鼓励本地更多优秀生到中国留学,多多益善。

  这应该是PSC在1961年开始颁发政府奖学金以来,本地学子对于到中国留学的奖学金反应最为踊跃的一次。这从初步的热烈反应来看,PSC中国奖学金很可能将会推动一股留学中国的热潮。

  无论如何,PSC向来因是“精英”奖学金而大受欢迎。这轮颁发的“精华”奖学金也得到热烈反应,显示了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政治人文局面的改变等等趋势。PSC在奖学金申请通告中强调,到中国留学的奖学金得主,日后也有机会到世界任何一所大学进修硕士学位。这是一种前途的保证,告诉申请者,好好把握机会,一定能够学贯中西。

  目前,新中两国不只商机处处,在资源、环保、工程、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关系也密切频繁。

  近年来,教育部对各所学校华文华语的传习,采取了“松动”的政策。两年前,初级学院开始推出“中国通识”的新课程,涵盖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各个范畴,让学生能深入探讨现代中国新貌,都是一些新气象。

  显然,新加坡人到中国留学是否能成为热潮,同时代背景也很有关系。本报昨天刊登了对两名曾经领取政府奖学金到北大留学的“过来人”的访问特写,其中,目前在新加坡驻中国大使馆担任一等秘书的王宗翰(31岁)认为,把握那样的时机很重要。因为到中国留学,让他近距离观察中国,了解中国,即使毕业离开了也能紧扣中国起伏发展的脉搏。他认为,今天的北京同世界任何一个国际化都市并无两样。

  此外,他与另一名“北大人”王学慧都异口同声,指出那些认为留华学生回国后遭受冷遇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事实上,新加坡的公务员晋升制度是“能者居之”,一个在新加坡打好基础的“双文化人”,到中国留学熟悉当地的人情事态,毕业后到相关的部门供职,那是如鱼得水。两名过来人如今在事业上的一帆风顺,的确为PSC的中国奖学金打响了品牌,相信这项奖学金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并为我国造就越来越多国家所需的“精华”人才。

 


—— 信息源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