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宁夏制定公共政策的主要价值尺度。1月16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教育领域的代表。
马建梅代表:解决“大班额”迫在眉睫
“能够解决‘大班额’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件幸事,这是一件非常实在的民心工程。”青铜峡市一中高级教师马建梅告诉记者,作为教育界代表,对政府高度关注教育问题感到非常鼓舞。
多年在教学一线工作的马建梅对“大班额”有切肤之痛。她曾经教过一个有112名学生的班,5个人用两张桌子,最后一排座位都挨到了墙上,自己上课都得拿着扩音器,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教学空间拥挤,空气质量变差,体育活动设施、设备欠缺,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大班额”的一个通病。
马建梅建议,要积极探索人口流入地的教育资源供给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化解“大班额”现象,解决好外来经商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确保农村学生享有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
陈少娟代表:“千军万马挤普高”的局面亟待打破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陈少娟认为,近年来各地在加强普通高中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职业教育的建设力度,但是由于社会偏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孩子中考失利后,家长宁愿花高价让孩子上普高,也不愿意上职业高中。职中比普高录取分数低,给很多家长意识里打上了“职业高中就是比普通高中差”的烙印,对此媒体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接受和认可职业教育,打破“千军万马挤普高”的局面。
陈少娟说,北京、上海、青岛等地的职业教育就业率都比较高,我区的几所职业高中就业率也保持较高的水平。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应该贴近市场,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建成“前校后场”的格局,将学习、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
张泽锋代表: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同质同步教育
青铜峡市副市长张泽锋分析认为,造成我区城乡教育南北教育质量有差异的因素不在于校舍等基础设施上,而主要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在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上,不仅要从硬件建设入手,而且要均等地配置教师,要继续实施教师定期交流制和优秀教师联聘制等长效制度,同时继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通过网络来接受同质、同步的高质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