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后勤系统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采取多种措施节约用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学校建筑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校用水量逐年减少,2007年比2000年减少32.1%,2008年的用水量更是大幅度地降低。
从2000年开始,修缮中心积极探索节能降耗多种途径,利用“985”市政设施改造资金,对学校给排水管道进行逐步更新,一改过去供水管道跑冒滴漏严重的状况。同时加强节水宣传和水费收缴管理,促进了用户的节水意识。2003年,学校在紫荆学生公寓区建设了中水回收、处理站,日处理污水可达1200吨。为充分利用中水,将冲厕多余中水和夜间处理的中水输送至学校河道,将其作为中水回用系统的天然蓄水池,并分别在静斋、科学馆、礼堂西侧安装抽水泵,就地抽取校河水浇灌附近绿地。此举不但节省了大型中水蓄水池的建设费用,而且使河道水体成为流动活水,改善了生态环境。2007年,学校建成了1号楼雨水收集池,在发挥防汛作用的同时,年可收集雨水7000吨,用于周边绿地灌溉。目前已开始筹备建设第二个雨水收集池。预计该项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具备年收集雨水5万吨的能力,加之收集的多余中水,可满足80多万平方米的绿地浇灌用水,占校园总绿地面积的58%。
修缮中心还积极采用新技术,2006年,学校浴室IC卡系统全面投入使用,浴室用水量大幅度降低;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对全校绿地由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此举每年可节约用水10万吨。
物业管理中心积极建设节约型物业,通过组织开展节约专题建议月活动,既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对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物业的认识和责任感,同时也得到很多节约的好方法和新措施。比如,在抽水马桶中放置两个可乐瓶以减少用水量,初步测算仅留学生与培训学员公寓一年就可以减少用水3200吨。为将节水落到实处,采取层层分配用水指标,月月进行专项考核的办法,在年初将指标分配到学生公寓区事务科和教学办公区事务科,再由科分配到班组,由班组分配到各楼,每月进行计量,并根据分配额度进行专项考核,对低于指标的楼、班组及科室发放奖金予以奖励。2004年~2007年,学生公寓用水量从77.9万吨下降到47.3万吨,年均下降13.2%。教学楼用水量也从2004年的5.77万吨下降到2007年的4.68万吨,下降18.9%。
饮食服务中心于上世纪90年代起就陆续对各食堂的水龙头进行改造,将普通的水龙头分别改造成脚踏式、感应式、延时式龙头,节约了水的使用。同时推行厨房无水化工作,培养职工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工作中注意不遗洒汤水;清理后厨时改变传统的用皮管冲刷地的做法,随时用墩布擦去地面积水。这些举措大大降低了水的消耗,据统计,1995年饮食服务中心消耗的水量约为28万吨,近两年在营业额同比翻一番的情况下,年消耗水量减少至20万吨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