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立“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关系。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的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仍需要加强课堂管理,但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
二、有助于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如果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没有愉快的体验和良好的感受,上体育课时就会“身顺心违”,就不可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需要克服体育课程教学中只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形成在课堂中师生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体育学习的快乐。只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认真学习,即使出现有助于更好学习的个性化行为,也不能说成是课堂纪律不好。
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去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支配和控制方面,教师支配和控制学生的学习,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学生没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是机械地模仿和练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更注重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不能将民主宽松、愉快、活泼、有趣、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式的体育课说成是“放羊式”的教学。
总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涉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学会体育向会学体育转变,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