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让家庭教育有一片仰望的制度星空

--------------------------------------------------------------------------------
点击次数:3558  发布时间:2008-12-31 10:29:51

 

记者27日从共青团广东省委获悉,新修订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将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特别突出家庭保护和人性化关怀,如规定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得让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学校设施配置应当照顾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等。(《信息时报》12月28日)

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比,广东省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显然更细节化。我以为,规定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女厕应多过男厕、毕业前处分记录从档案中消除——这些张扬着浓烈人文关怀的条款,正是时代进步的某种体现。特别是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更是一个亮点。

在有些人看来,“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父母违法”是在为教育管理者推卸责任。我不明白,为人父母者,难道不应该承担起这种起码的监管职责吗?难道要纵容和无视自己的孩子“夜不归宿”?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从更高的层面看,如此可以“刺激”一直弱化的家庭教育责任回归,将家庭教育“法制化”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还可对整个教育体系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无形中解决很多教育难题。

譬如长期难以实质性推进的素质教育。前不久,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将“煮饭”与毕业证挂钩,引起了舆论的强烈质疑。我虽然也不赞成“煮饭与毕业证挂钩”,但在数年的教育期内,让小学生掌握各一门体育、艺术和生活特长,也实在不是苛刻的要求。一个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如果还不会“打扫”卫生,那才真是天大的笑话。教育部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综合全面健康发展的用心非常明显,尽管方式方法还欠斟酌,但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学校教育只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并非全部,社会的影响和家庭的教育也有很大的责任。可如今,我们在有意无意间都将孩子健康成长的担子推给了学校,淡化了社会性教育——譬如生活技能,培养和引导孩子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家庭才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如果家庭教育承担起了相应的责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的很多孩子也不至于“连双袜子都不会洗”。既然如此,就不要再去抱怨学校要将这些基本的生活素质纳入“考核”中了。

当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前者的尴尬与后者的乏力,有教育专家用“5+2=0”来形容。学生在学校接受5天的教育,双休日在家无人管教或者教育不当,5天来的教育效果就化为泡影。故而,早就该让家庭教育责任之上有一片可以仰望的制度星空了。只有意识到家庭教育是法律责任也是公民责任,才能对未成年人教育充满足够的敬畏。教育子女,这不是私事,而是关乎一个社会的大事——公民社会中,我们当树立起这种理性的家庭教育观。

 


—— 信息源自:中国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