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河南省30年高考巡礼:三大变化吸引眼球

--------------------------------------------------------------------------------
点击次数:2668  发布时间:2008-12-22 11:42:08

    从1977年到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教育及考试制度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恢复高考30年,河南省普通高考累计报考1100万人,录取学生330万人。数百万名大专院校毕业生立足河南,服务全国,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成为中原崛起的中坚力量。今年,我省高校招生任务更是逼近40万人,报名人数在95万人以上,再次使这一数字得到刷新。那么,我省这些年在招生、录取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招生办公室主任杨智磊。

  高考人数全国第一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由于种种原因,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河南考生升学矛盾相当突出。近年来考生数量持续增加,2007年普通高考考生达到84万人,占全国考生总数的7%,总量居全国第二位;2008年,我省普通高考考生达95万人以上,总量稳居全国之首。如何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把优秀考生选拔到高等学校继续深造,成为摆在河南省招办面前的首要任务。”杨智磊说。

  考务管理变化大

  恢复高考以后,河南省招生工作率先实行“六办合一”体制,普招、成招、中招、自考、会考和社考六位一体,统筹管理,工作通盘考虑,人员统一调配,互相配合协作,运行机制灵活,保证了政令畅通、协调一致。全省各市、县和高校、招研单位均设专职和正式编制人员。1994年和2000年河南省直机构改革,将省招办纳入政府序列,定为副厅级单位,实行公务员管理。

  目前,全省专职招生机构298个,省、市、县及高校从事招生工作的专职人员达2000余人。

  然而,由于河南地域比较广阔,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各地办考条件不一,加之考生人数众多,管理难度很大。河南省招办坚持严字当头,十分注意从源头上狠抓考风,严防舞弊。并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每年大考之前,省、市、县招办都要层层检查,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并且逐年提高标准和要求。

  2000年起全省所有市、县都建立了电视监控保密室,考试期间24小时监控录像。2004年起所有考场配备了金属探测器,2005年起所有考点安装了无线信号屏蔽仪,阻断了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作弊渠道。恢复高考以来,县与县交换监考制度实行至今,每个考点都有一名客县主考,每个考场都有一名客县监考。加强了监考员队伍建设,建立了监考员档案,监考工作直接与老师晋职晋级挂钩。各地因地制宜,加强考试管理,对监考员随机编排,临场抽签,集中住宿,封闭管理。成人高考严查替考,实行多种多形式的考前问卷;使用现代手段核验考生身份证。体育、艺术术科考试全程录像。新生入学严格复查,坚决处理冒名顶替,对违纪考生一律严肃查处。每年省有关部门都联合打击招生诈骗和中介招生。

  高考期间,严禁电信运营商发送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信息。注重评卷基地和队伍建设,建立评卷员档案。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等4个评卷点评卷工作面积达10万平方米。每年投入评卷的工作人员超过万人。试卷保管室和评卷现场实行电视监控。普通和成人高招录取一直实行全封闭管理,严格制度、严格程序、加强监督制约。2004年起,实行了跨省辖市巡考制度,巡视员全省抽调,省招办统一调配,异地派遣,定点巡视,实行责任制。多年以来,河南从没有发生群体性的违纪舞弊事件。

  信息采集变化大

  恢复高考以后的考生信息采集一直是人工手写完成。到1999年,河南省招办开始重点抓网络系统建设和电子信息采集工作,当年全省23.6万名考生全部建立了电子档案;2000年进行现场局域网上录取试验,并率先在全国实行电子档案信息采集,得到了教育部学生司的肯定,并在全国加以推广;2001年全国实行远程管理模式的网上录取,部分高校进行了远程异地网上录取试验;2002年141所高校进行了远程异地网上录取,我省先后在普通高考部分科目、成人高考语文科、硕士生入学考试英语科及计算机等级中进行了网上阅卷;2003年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远程化,并得到逐年改进和完善。

  信息服务变化大

  我省历来重视招生工作信息发布,着力提高招生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003年,基于“非典”原因,我省进一步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能够公开、可以公开的招生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公布。同时,由于当年解决高分落选考生入学问题,省招办将落选考生一一通知到人,逐个查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当时社会上将这两项举措称之为“阳光工程”、“民心工程”。2005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在学校招生工作中实施“阳光工程”后,省招办又进行了改进和完善。2006年,推出“阳光工程”十大措施,即推行招务公开、打造平安高考、严格执行政策、严守招生纪律、畅通服务渠道、注重人文关怀、严打中介诈骗、规范招生收费、实行全面监督、加强招生宣传。

  从2004年开始,我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招办一体化的服务体系。2006年在总结构建综合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全省各级招办和高校全部建立了规范的招生考试综合服务大厅,直接面向考生及家长开展政策宣传、信息查询、咨询服务、信访接待和征集志愿工作。省招办通过各级服务大厅免费发放考生指南手册、免费开展查询服务。我省建立服务大厅的做法,成为河南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新亮点,被誉为“河南模式”。
 


—— 信息源自: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