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人机大战-文化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博弈

--------------------------------------------------------------------------------
点击次数:4807  发布时间:2008-12-19 9:50:29

   如果把今年盛夏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主办的“浪潮杯首届中国象棋人机大战”及“浪潮杯首届中国计算机博弈锦标赛”的初衷仅仅看成是“检验中国人工智能50年的发展成就”,那么普通大众就极大低估了锦标赛组委会对中国象棋事业的良苦用心。“相关各方联合主办本次大赛应该可以看成一次以网络和IT为手段的中国象棋的公关营销。至少,人机大战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方向。”——作为赛事主办方之一的浪潮集团新闻发言人的这番话决非故作姿态的外交辞令。

  国际文化沙文主义蚕食黥吞

  作为中华文化珍贵的传统国粹,中国象棋相比于国际象棋,虽然在群众基础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其市场地位和民间号召力正在遭受代表了国际文化的国际象棋的强大冲击。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文化沙文主义正在蚕食中国象棋的民众基础。问卷调查显示,在有关“你认为中国象棋日渐衰落的原因时”,回答中国象棋“缺乏对年轻人的号召力”的比例占调查人数的65%。

  不可否认中国相声,中国武术,中国京剧等中国文化载体正在整体没落,事实上,如果放任国际文化的蚕食黥吞,中国象棋的式微和衰落同样不可避免。中国象棋世界冠军胡荣华此间言论更是尖锐地指出,在涉及身份认同,价值强势,心理暗示,市场地位,国际影响等诸多指标方面,中国象棋的“江湖地位”已经大不如改革开放的上世纪70年代,“更不用讲在此之前的若干个世纪中国象棋大放光彩的好光景了。”

  中国象棋营销总动员

  中国棋院的市场研究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缺少后继的群众基础,将是对中国象棋未来的致命挑战。他同时指出,中国象棋的衰落不是因为中国象棋本身魅力缺失,而是面临国际棋类文化冲击的当下,中国象棋缺乏市场行为的创新,表现出市场营销手段的单一和落后。“中国象棋人机大战是一次大胆的营销方式尝试。从赛事进展的情况来看,应该可以判断,它对提升中国象棋的人气和市场地位正在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记者了解,作为赛事的热身赛,赛事组委会组织的民间中国象棋高手已经在联众世界网上踊跃报名,参与报名的万余名选手正在角逐最后25名业余高手资格,争取参加业余组人机大战,“过一把与浪潮天梭同台竞技的瘾”;而包括中国象棋世界冠军柳大华在内的五位象棋大师更是摩拳擦掌,信誓旦旦“拿下天梭决不手软”。

  据联众世界网不完全统计显示,“现在,至少有一亿中国象棋爱好者对此项赛事翘首以待。”所以,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分析,本次中国象棋“人机大战”与其说是一次机器与人的博弈,不如说是一次中国象棋参与各方的成功总动员,一次中国象棋品牌形象成功的集体强化公关行动。

  “计算机世界冠军”该出手时就出手

  中国象棋总动员需要相关各方物质和精神的积极参与,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就都将会使这次中国象棋的集体大公关显得力不从心。在中国,文化事业责任主体的普遍缺位现实决定了中国象棋作为传统文化的脆弱生存状态,但好在已经有中国棋界和浪潮这样的相关主体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且勇于出招——浪潮为本次人机大战免费提供大赛所需要的超级计算平台“天梭”。

  说到“天梭”,本文不得不罗嗦两句。很多人固然佩服浪潮公司作为“人机大战”超级计算机提供方的勇气,但也为浪潮捏一把汗,因为人机大战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天梭面对的是中国象棋世界冠军组成的5人大师团,进行的可是五对一的颠峰对决,天梭赢了自不必说,从此会声名远播,如果输了呢?会不会造成天梭技术不成熟的负面影响呢?对此,浪潮集团副总裁王恩东却显得相当轻松和自信,对天梭的性能似乎相当有把握,他认为,本次人机大战,实际上是一场“计算机世界冠军对中国象棋世界冠军”的对决,天梭实际上是大有来头的,比如,天梭在2004年5月曾打破并刷新全球商业智能计算世界纪录,同年12月又在SPECjAppServer2002测试中,再次以1638.97TOPS的成绩打破了此前由惠普创造的1574TOPS的商用事务处理(SPEC)世界纪录。王觉得不管是机器胜利还是人胜利,人机大战本身的意义已经非常值得各方回味。
 


—— 信息源自:PConline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