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常特殊的师生之间的PK——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角色互换。”12月8日,大江网记者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近日,华东交通大学的老师们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师生角色互换”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据了解,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角色互换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它很早就在欧美国家的学校普遍使用,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深入交流,目前我国不少的高校内也正在逐渐兴起。
【学生观点】
上好一堂课真不容易
“这样很真实,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场景,平时迟到旷课没感觉,看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是这样的。”讲完一节课之后赵同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老师要管好一个班的学生原来这么不容易!”赵同学所在的班级正在进行师生互换角色的课堂教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上,老师要求每个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分别进行讲课,小组的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
赵同学所在小组的讲题是“德与才”。一个星期前,小组成员们就从图书馆和网上查找资料,结合书本章节的内容整合成自己的材料。如果说整合资料只是要求逻辑能力,那么想讲一堂让老师刮目相看的课则必须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大学的英语学习与高中有很大不同,大学英语重在体验,重在实践。华东交大外国语学院的黄冬花老师也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展“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的教学方式。通过这一尝试,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角度去接触和感受大学英语。
“可以更好的锻炼勇气及自我反应能力”
“我们上台讲课可以提高口语水平,还可以更好地锻炼我们的勇气及自我反应能力,同时课前的备课工作也可以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英语课的气氛变得生动有趣。”
在扮演“老师”这一角色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一位参与角色互换的周同学说,这一做法能给学生们带来新鲜感,通过自己上台授课,真正体会老师上课的辛苦。通过这一转变,可以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学生在扮演“老师”这一角色时,会产生成就感。
【老师观点】
对学生心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是一种师生之间特殊的PK,很多老师在角色互换后都对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位,黄冬花老师认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朋友。当学生在课堂上遭遇到问题时,学生都希望可以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老师再提出一些建议。她表示,老师坐在台下听学生讲课也是一种学习。这对于老师来说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学生的所讲,从而了解学生在哪方面知识上有所欠缺,又对于哪方面的书本内容感兴趣,这样就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当我坐在讲台下面,我会认真揣摩和体会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对学生心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高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师生角色互换”究竟有何魅力?华东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郑晓芳认为“师生角色互换”能高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互助精神,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本的内容。“适当开展‘角色互换’,达到老师从学生、学生于老师的角度,各自重新看待课程和教学,对教学学习都有较大的促进。”
只适用于某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但“角色互换”只适用在某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上,纯理论性和工科性课程就要谨慎使用。同时有些课堂拿一些内容来给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讲课不成熟,卡不住“节奏”,几个组的学生讲课内容都大同小异。这样也许对学生是一种锻炼,但对没有上去讲课的学生未必能有较好的收获。“所以,老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采取这种方法。”郑晓芳说。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师生角色互换”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并没有削弱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也没有削弱教师在教育活动和对知识的传授中的作用,它只是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课堂,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也就变为了主动吸收,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实现了素质教育中以点带面、全面合作型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