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警惕自主招生中的“应试教育”

--------------------------------------------------------------------------------
点击次数:2804  发布时间:2008-12-6 10:20:36

     高考如何改革,始终是一大热门话题,近年来更是备受关注。考试制度的变革,也始终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以往那种高度统一,以“一张试卷选遍天下学子”的做法已暴露出许多弊端。从目前的走向看,高校自主招生的比重将会更高,遴选学生的方式也更趋活跃,这显示了大学培养人才的多样化和人才门类的多元化,正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和未来时代的架构。
    
    自主招生的扩大,对学生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至少有一半的机会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兴趣和特长来叩开深造的理想之门。然而,这也对高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学校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开始大量搜集高校自主招生的测试题,试图弄出个道道来。更有一些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跃跃欲试办起培训班,开辟市场。
    
    显然,自主招生的“风向标”正在发生作用,但我们应高度警惕,不能把自主招生考试录取方法的改变,当成又一次“应试”琢磨的“升级换代”。真正办教育、负责任的学校,应当从中建立自己的正确导向。
    
    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陈青云认为,在自主招生大潮涌来时,作为高中校长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共识,即教育要为学生做人打下坚实基础,始终坚持教育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各个学校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自己的特色,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理念,在不断反思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自主招生,各高校出的试卷千变万化,面试不会有统一格式,浮于表面去追逐穷尽题目,一味打探应试技巧,可能无济于事。因此,高中学校必须从自觉或不自觉地主要作为“考试机器”,向培养真正的人才转变,要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及其繁衍的综合素质着手,让学生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耐,着眼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事业生命的长远发展。华东师大教授霍益萍指出,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转变传统的“进入一等的学校才是一等的学生”的观念,在各个学校呈现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将分数撇在一边,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这或许是自主招生的一大意义。
 


—— 信息源自:文汇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