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文理分科 中国教育改革的第二大败笔

--------------------------------------------------------------------------------
点击次数:2682  发布时间:2008-12-5 10:26:28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高中阶段进行的文理分科造成今天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整体综合水平欠佳。众所周知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基础教育既然是基础就丝毫不能马虎,这就是基础的含义。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的建树显然要比起点低的建树要高得多。我们在高中这个基础阶段就分科势必影响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它直接导致其后建树的残缺不全,甚至造就出大量的人才残缺。

  基础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它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对人的思维潜能的开发和储能。

众所周知思维有两个方向性,一个是横向思维一个是纵向思维,这两种方式可以同时用来解决问题,但由于我们过早地分科,使得分科外的基本知识都十分欠缺(即常识),尚未为未来的横向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就人为地掐断了今后横向思维的能力以及成熟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我国很多的专家谈起自己的专业时头头是道、但在很多外行眼里有些知识已经违背了起码的常识的原因。

首先,知识需要先博后渊。这是为知识的相互斧正奠定根基。在人类的很多知识中还存在很多谬误需要清理而后抛弃,那么如何清理、抛弃显然就是一个难题,这有时就可以通过其他门类简单的知识很容易辨别进而自行剔除。知识如果没有一个起码的范围的广博后来的深入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即先前的广博为后来的深渊的正确方向打下基础。这也是很多今天的专家不能从常识的角度发现自己专业错误却依然钻牛角尖的原因。

其次思维也需要先博后渊。青少年时期的思维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开发。研究表明,人的思维的活跃度随年龄呈递减趋势,年龄越大思维的开放与拓展就越困难,所以在年幼时缺乏对大脑进行很好的开放度的训练使得成年后思维就停止在尚未成熟的阶段而定型,相对固化导致日后基本丧失挖掘的潜能。这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出不了大师在生物机能上的原因。

最后,虽然在研究领域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很多的分科研究,但人类社会中的很多知识之间并不孤立、有相当的联系。正所谓触类旁通,很多看起来不相关的知识(事物)彼此之间或许就有着很深刻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系统哲学。而过早地分科会使得单科知识的开创性的深入(创新)缺乏旁门左道的辅助。这个旁门左道就是其他知识对专业知识的影响和启发以及相互的推论和证明。

文理分科已经造成我国人才的很大缺陷。“文科浪理科呆”是大多数大学生人才的典型表现。

浪就是浮、虚,不踏实、不实在都是它的表现。他们不能把知识实用于现实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然就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地割裂开来,发展到最后就说一套做一套,越走越“斜”再到最后几乎就是欺瞒和诈骗。这也是“文人相轻”的由来,因为他们太熟悉彼此之间这种做秀的思维过程了。他们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解决问题总是在“包装”问题“打扮”问题,不是没有意愿而是他们缺乏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总是在“遣词造句”上狠下功夫,似乎换一种说法问题就烟消云散了,足见其思维的幼稚!至于无法包装打扮的问题就忽略,所以问题总是解而不绝、源源不断。让人遗憾的是我国的管理人才大多数都是文科专业出身。这也是我国很多管理问题不断重复发生却总也得不到根治的原因。文科人才的这种思维方式甚至在自己的生活上也时有表现,可见他们的工作表现并非有意而为之(即我们认为的缺德),而是他们的思维缺陷造成的。

呆就是死、僵,不变通、钻牛角尖都是它的表现。他们只能解决纯技术问题,而把知识进行简化用于生活现实的其他方面就很是欠缺。所以他们也不能给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多大的帮助。

这就是发散思维能力的不足造成的。所以我们也很容易看见一些理科高学历者的生活有时过的颠三倒四的原因。过分欠缺发散思维能力就容易死,而十分强胜的发散思维能力就变成浪。我们的人才教育就是这样在两个极端中培养出了瞎子和瘸子。

世界五彩斑斓、人类的生活变化万千。单一知识显然不能有效地发挥知识在人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作用,这就违背了各项知识独立分支深化研究的初衷。另外人类的思维需要渐进成熟,各项基础性的知识学习就是为人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和拉伸打下根基。

据笔者了解发达国家好像并不在高中阶段进行文理分科。不仅如此在高中阶段他们还非常注重多门类多学科的染指。那么我们的文理分科到底有什么样的理由呢?由于这项改革当初并没有进行过民主评议所以笔者只能在此进行猜测。

一个摆在桌面上的理由是为了更好的高考,此说显然是应试教育的帮凶,是功利化化教育的鼻祖。高考毕竟是一种后续教育的选拔手段而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就错了。上大学就是饭碗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难怪如今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最后埋怨政府,因为政府最初把上大学的目的就给孩子们灌输错了。文理分科还有一说为了更好的系统学习某门类的知识,但在外行眼里明显的错误如果都不能避免那么这样的分科有什么意义呢?这说明全科的知识还没有储备到一定程度就分科显然是极其错误的。

另一个摆不上桌面的理由就是文人治国的理念。中国古往今来的科举制度导致长期以来的“文人治国”这一现实。笔者相信文理分科正是我们的管理宝贝——文科人才想出的聪明主意。在文人的眼中理科学者实际上相当于应该被管理的匠才。但是科技的发达文明的进步使得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纷繁复杂,单纯以文科人才来管理显然漏洞颇多。中国社会长期的不能进步笔者以为主要和我们自古以来的文人治国有关。因为我们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来辅助参与管理,正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落后才使得我们的军事、科技都很落后,也才有中国近代史上被侵略的屈辱,说明仅仅靠文人治理国家已经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

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得文科的学子还没有充分学会拓展理科思维的直线性以及连贯性就终止了理科思维的训练,而理科的学子还没有充分学会拓展文科思维的发散性以及相关性就终止了文科思维的训练。结果理科学生写文章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很欠缺,说话说不到点子上;而文科学生写文章逻辑混乱、自相矛盾的也比比皆是。但奇怪的是他们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共性——文理相轻,彼此都瞧不起对方,玩笑间总是相互戏谑。其实他们是五十步笑百步,谁也不比谁更聪明,犹如瞎子和瘸子,谁也不比谁更健全。

除此以外笔者再也想不出其他需要文理分科的理由。

 


—— 信息源自:天山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