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学校“马背”变“寄宿” 阿勒泰教育迈入“现代化”

--------------------------------------------------------------------------------
点击次数:4133  发布时间:2008-12-4 10:32:32

 
“马背学校”当时情景 资料图片

    阿勒泰地区素以“金山银水”著称,具有较好的资源和地缘优势,是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三十年来阿勒泰地区在经济、生活个方面焕然一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前,阿勒泰教育处于原始状态,无论从教学条件,师资还是求学积极性都远不如现在。当时,按照牧民流动生产方式形成了一种流动教学方式—“马背学校”。

    “马背学校”指牧区教师到个放牧点巡回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一名教师负责一个或几个村,牧民迁移到哪儿教师也一同迁移。条件好时,没有门窗的木屋,土房子当教室,平常就在山洞里,树底下就开始上课。一个教室同时坐着五个年级的学生,老师只能教完一个年级再教一个年级。因为学生家庭分散又远,所以学校只能上半天学。有时,雨雪交加,天气非常恶劣学生无法自己回去,老师就骑着自己的马拖着学生的马,走好几公里送他们回去。这种情景现在的学生无法体会,但一说到“马背学校”牧区40岁以上的人都有说不完的话。

    卡德尔别克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以前当过“马背学校”的老师,他回忆说:“当时我们的教育水平很差。我们当老师的按季节,逐水草不时迁移。上午在毡房里、透风的木头房子里,或坐在露天的草原上、山洞中、大树下,一块小黑板,学生围坐一起,听我们讲课。那时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啊,一名老师一个学期就发两个备课本”

    现在,卡德尔别克当时的学生无肯也在这所小学当教师,而他的儿子马和沙提是这学校五年级的学生。比起卡德尔别克和无肯,马和沙提的确是很幸福。他现在上的是条件完善的寄宿制学校,用的都是新教材。30年的发展成就了三代人不同的变化。

马和沙提

    阿勒泰教育经过了风风雨雨,跟经济,生活个方面一同发展。自1997年开始流动的“马背学校” 逐渐转变成固定的 “寄宿制学校”。目前,阿勒泰地区建成了基本完善的“寄宿制学校”队伍,并且获取国家相关教育补贴正逐步完善其功能。现全区86%学校享受国家补贴,在硬件方面农村学校也已经跟上城镇学校。

    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从“马背学校”到“寄宿制学校”的转变是阿勒泰教育过去三十年中的发展,未来三百年的基础。

 


—— 信息源自:天山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