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有义
一、演示实验的特点和作用
1、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常常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新奇和使学生感到意外的演示实验来引入课题,它们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在讲授大气压强之前,做如下演示实验:找一个口径比鸡蛋稍小的广口瓶,然后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放入广口瓶中,待棉花在瓶中燃烧1-2分钟后将煮熟的剥了壳的鸡蛋置于瓶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鸡蛋位置的变化,分析讨论得出大气压强的存在。这样学生在新奇有趣的体验中获取了新知,这正是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提供必要的感情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
教师常用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形成鲜明的表象,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认识规律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惯性时,教师可做如下的演示实验:在一个广口瓶上放一张硬纸板,然后在硬纸板上放一枚鸡蛋,快速抽去硬纸板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鸡蛋的运动情况,并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分析得出惯性的概念,学生在惊讶的发现中建立了正确认识。
3、进行观察和思维训练,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
4、提供示范,为学生训练实验技能创造条件。
总之,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成功的演示实验,常常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鲜明印象,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明显和直观。
3、要安全、可靠。
4、要有启发性。
演示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启发思维,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因此,在设计和编制演示程序时,必须在启发性上下功夫。
三、演示实验教学中的观察指导
1、明确的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2、突出观察重点,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
3、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培养观察思路。
4、纵横对比,把握事物的特征。
例如,在讲授电流、电压时,与水流、水压进行横向对比,在讲授液体压强时,对演示液体压强的实验和不同阶段及现象进行纵向对比,在讲授熔化各和凝固时,进行正反向对比。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培养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
总之,教师在演示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使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用观察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又用思维指导观察活动的进行,使学生逐步认识物理概念、规律,逐步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引起物理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