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祖孙三代眼中的教育变革

--------------------------------------------------------------------------------
点击次数:4776  发布时间:2008-12-3 11:28:02

    “泥桌泥凳泥娃娃,在土房子时上课,连电灯也没有。光线不好时,我们就点起了煤油灯。那个时候,啥教具也没有,夹着一本教科书,带上两根粉笔,就上课了。小学基本上是复式班,两三个班的学生挤在一个教室,教学环境和现在根本就没法比……”12月1日,当回忆起自己1978年在下冶三教学校从教的情景时,72岁的退休老教师,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是34元,勉强维持全家老小的温饱。

    1988年,李继亭的儿子李兴豪在下冶二中教英语。当时,国家提倡各村集资建校,教学环境已有所改变,教室由土房子变成了砖木结构,课桌也从土坯桌变成了木头桌,安上了亮堂堂的电灯,并取消了复式班,孩子们能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学习知识。

    “1988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年份,我从民办教师转成了公办教师,工资从每个月250元涨到了640元,投入到教学中的干劲更足了!”除了教师待遇的提升外,让李兴豪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有了实验仪器,可以做演示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008年,李继亭的孙子李春朝在下冶二小给学生们上数学课时,早已不再向爷爷那样只带教科书和粉笔了。他带上了幻灯机、多媒体、投影仪,让孩子们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实行 两免一补 后,不仅免除了书费、杂费,而且家庭条件困难的小学生每天还可以获得两块钱的补助。这样,孩子们不仅上得起学,还能安心上学。”令李春朝感慨的除“两免一补”的政策外,还有教师待遇的提升。“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有1700多元,所领工资是爷爷像自己这般大年纪的好几十倍,大大提升了我们做教师的幸福指数。”

    光阴似箭,沧海桑田。从1978年到2008年,在教师世家李继亭祖孙三代的眼中,教育的变革不仅是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伟大转变,而且是实行省直管体制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不渝地把教育摆在优先的发展地位,走出了一条在均衡发展中共享优质教育之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城乡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2002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山区五镇的学生杂费;2005年,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配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70万元为全市中小学配置桌凳6万余套;2007年,率先一次性兑现了工资改革后教师的地方津贴,并一次性投入600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教学仪器及体音美器材;2008年春季,我市52811名农村学生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及教科书费,26289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开始免除。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年至2007年,我市教育经费累计投入达21.9亿元。

    “规范发展幼儿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提升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济源一中,黄河路小学、坡头镇初级中学、思礼幼儿园……一座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学校拔地而起,正成为济源教育的新起点。2004年9月,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容纳108个教学班近7000名学生的新济源一中投入使用,这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一所普通高中;2005年,我市投入资金总额近5000万元,完成了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工程,代表河南省顺利通过了国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验收。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启动后,我市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推进了“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连片工程”,使我市80%以上的成建制学校与互联网接通。

    我市的教育目前基本实现了基础好、门类齐全、规模大、发展快、质量高的和谐发展格局。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80余所,其中成建制小学121所,初中34所,普通高中8所,中等职业学校10所,民办学校2所,特教学校、教师进修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1所,全日制在校学生12万人,教职工7100余人。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30年只是一个起点,济源教育必将站在起点上,犹如展翅的雄鹰,冲向九霄云天!

 


—— 信息源自:济源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