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汉网提醒:09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
点击次数:2526  发布时间:2008-11-27 11:24:08

  中工作会议上,市教院首度对09年高考备考发布了官方指导建议。

    语文

    1.搞好语文基础备考

    对常用字的音与形的精确识记,对常用词、成语、熟语的准确辨析,对常规标点符号和病句类型的准确辨析,读懂浅易文言文并完成相应的题型要求,读懂常规的科学文并完成相应的题型要求,读懂古典诗歌并完成相应的题型要求,读懂文学作品并完成相应的题型要求,读懂题目的要求并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2.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

    在高三语文极为有限的备考时间里,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必须有大量的时间和活动是直接针对能力的训练,这如同体育项目,长期的训练是第一位的,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讲解要以训练为前提。

    数学

    1.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技能。

    2.善于纵向探究思考,如知识点的延伸,题目结论的扩充等;逆向思考,如一题多变;多维思考,如一题多解等。

    3.注重答题规范与细节。

    ①数学符号及语言表示、计算过程、逻辑推理要严谨,防止结果不化简,语言表达不规范等现象;②数学推理及计算过程要完整,应用题建模与还原过程要清晰,概率题要有公式及必要文字叙述等。

    4.备典型例题和错题本。

    英语

    1.要提高英语听力,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选择录音材料。既要听一些与考试要求接近的录音材料,注意语速不宜太慢。同时注意扩大范围,更好地利用资源,例如合适的英文歌曲乃至原版动画片或其他电影光碟等。

    2.平时阅读要注意速度

    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坚持阅读速度要求。一般应保持在60wpm(每分钟词数)左右,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毕业时甚至应该达到70-80wpm。

    3.多听多读提高写作能力“完成句子”和“书面表达”。

    物理

    1.目前可以根据2008年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2.在物理复习中,夯实基础至关重要。考试大纲规定了物理试卷中易、中、难试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3:5:2左右,一般年份高考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试题占到80%,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立足本学科,全面复习,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要一味地去解难题、偏题、怪题。

    地理

    1.注重基础,整合主干知识。高考不回避已考知识,某些考点的重复率极高,如时间的计算、气候类型判断一直都在考。

    2.重区域地理 强化读图能力

    近年来,区域地理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建议:首先,进行区域定位训练。其次,进行区域地图的训练。第三,进行区域对比训练。

    3.关注地理热点 活用基础知识

    热点问题发生地的相关地理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问题等。但对地理热点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课本。

    历史

    1.近年来,“脱离教材考”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考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准确记忆了重大史实、重要制度、历史阶段特征,才能正确回答这种倾向下的历史试题。

    2.重视阅读提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训练,切忌漫无目的地搜寻材料进行所谓“适应性”训练。

    3.规范答题。平时练习时,要严格按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

    化学

    1.夯实基础抓主干,注重基础性。

    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

    2.剖析真题找规律,注重规律性。尤其是要研究2004—2008年高考非课改理综十套试题中的化学试题,归纳和总结其中的规律,对于把握命题规律是很有意义的。

    3.精选考题强化练。训练中应注意二点:一是精心选题,高度重视高考题的研究。二是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训练。

    政治

    1.第一轮复习时,要以基础理论为主线,整合知识专题。

    2.第二轮复习时,以时政热点为主线展开,整合课本知识与时政知识为目标。

    3.提高审题技巧和解题能力。

    审题时,首先要略览全题,明确主题,把握命题思想。其次,审读设问,明确范围,把握答题方向。

    答题时,要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不可用随意性很强的日常生活用语来代替;要层次清晰,段落要分明。从第一轮复习时,考生就要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 信息源自:武汉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