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让文化在心灵深处舒展 苏州教育界谈校园文化建设

--------------------------------------------------------------------------------
点击次数:2931  发布时间:2008-11-26 11:31:58

  记者:学校传统、校园文化,对学生精神、气质、趣味的养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苏州教育界倡导的育人文化氛围是怎样的? 

  鲍寅初(苏州市教育局局长):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传统,文化风格,可以称之为校园文化。底蕴深厚的吴文化滋养了源远流长的苏州教育。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苏州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将苏州百所百年老校创造的丰厚的校园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并使之代代相传,使学生耳濡目染;二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与时俱进,创造出更多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符合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在办学条件大致相当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两项引导性工作,一是强调“一校一特色”。如景范中学秉承范仲淹的先贤遗风,凝炼出“先忧后乐”的校训;以著名美籍华裔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命名的太仓朱棣文小学,大力宏扬科学家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平江实验学校基于校园18棵古银杏的文化氛围创设了颇具教育意义的“银杏娃”卡通形象。二是强调培养兴趣,鼓励创造。苏州市教育局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明确规定在完成国家的课程计划后,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反对以牺牲学生的健康、运动、兴趣爱好为代价获取分数,使苏州的学校既有统一的要求又有鲜明的个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成长中进步。 

  记者:苏州历史悠久,孕育了众多百年老校。苏州的百年老校,有着怎样的文化观和育人观? 

  张昕(苏州中学校长):苏州中学自范仲淹创始已有973年的历史。在其悠久的历史上素以王国维、钱穆等众多名师,叶圣陶、钱伟长、李政道等杰出人才而著称。面对校史馆里众多大师的照片,如何弘扬传统、继续培养领袖和精英级的人才?我们从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社团文化。经过多年发展,苏中现已拥有春雨生态社、模拟联合国、爱迪生俱乐部、苏格拉底会等60个学生社团。其中有些运作成功的、生命力强的社团(如SingleBed等)已代代相传近十年了,最古老的社团“沧浪文学社”已50多岁了。 

  我们设立学生会社团部(社团管理中心),制定《苏州中学社团章程》,鼓励并要求新社团依照有关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申请登记注册,意在让学生真实体会“企业”的意义和创业的规矩。我们在学年初举行社团市场活动,每个社团竭尽创意制作海报广告、策划市场营销活动,以求面向高一新生宣传推销自身社团。学生在此学会了建立财务制度、处理危机理和寻求发展,也学会了合作、策划和协调。 

  学生社团几乎浓缩了所有的社会元素,让学生提前体验到今后将要遇到的各种情形,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社团已成为苏州中学校园文化中最具内涵的特色之一,也使苏中为世界著名高校输送了大量充满发展潜力的优质生源。 

  周春良(苏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只有学校拥有先进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社团文化、环境文化等校园文化形态,才能形成良好校风,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优良氛围。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自不待言,且最为直观和显性。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室都可以成为显性文化的要素并被赋予教育功能,而且会深深地烙进学生的记忆。早期苏州一中的学生都记得校园门前的小河上有一座桥,并且亲切地称母校为草桥中学;50年代的校友都记得一中的口字形教室,并多次在回忆文章里提起。这种对母校的亲切记忆一定是和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优化学校环境,凸显其古典风格和园林风貌。 

  比环境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的管理文化。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才是学校文化的灵魂。百年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从本质上看,教育就是培养、鼓励、激发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比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校和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成长环境。只有坚持这样的“人”的教育,不是仅仅满足于还学生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才能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人。 

  记者:今年年初,苏州各县市区全部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现代化评估。在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过程中,县市教育主管部门抓住布局调整的契机,如何来构筑更有内涵的校园文化? 

  殷东明(常熟市教育局局长):当学过的知识都开始淡忘,剩下的是素质;当经历的人事都开始淡忘,积淀的是文化。首先是“保留”。百年老校石梅小学在改扩建过程中,保留了老校区,使新校区、老校区、历史古迹游文书院三大区域层次井然,一脉相连。市一中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思源堂,思进园,让众多老校友回校瞻望;其次是搬迁。福山中心小学搬迁时把老校内的14棵参天银杏全部移植,使新校承载了老校的底蕴,延续了老校的文化;最普遍的是构建。外国语学校、尚湖高级中学等都依山傍水,校园内奇石突立、清泉映碧,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环境文化的构建上,不搞标准化,突出个性化、追求独特化。另外,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总有几位恩师终身难忘,总有几个师生间的小故事终身挂念。常熟把培育先进的校长文化和教师文化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还要求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策划中释放文化。市一中的“学生论坛”,市中的“我与名师有约”、“著名校友大讲坛”等等,都让学生、教师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舒展,在心中留下永远的美好回忆。 

  陶晓安(相城区教育局局长):把具有特色、具有亲和力的校园环境展现给师生,为师生舒缓压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创造条件,也为师生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和平台。相城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黄埭中学整修了“乡师园”旧址,并建造了重教园、太阳广场,这些德育教育基地,让学生受到民主、平等的古朴校风和和谐、向上的优良学风的熏陶;黄桥实验小学融生态校园、双语校园、活动乐园于一体,花园式的建筑布局、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精品经典的精神文化氛围已成为陶冶学生身心、开发学生潜能的优美校园和生活家园。 

 


—— 信息源自:中国青年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