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家庭教育的方式比谁管更重要

--------------------------------------------------------------------------------
点击次数:3764  发布时间:2008-11-19 11:15:03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相对缺位,专家建言——

 

    现在的孩子,到底谁管得多?近日出炉的本市某区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照管孩子的程度远低于母亲,母亲是孩子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占71%,父亲是孩子主要照顾者的家庭仅占18%。当然,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等专家认为,爸爸管还是妈妈管并不重要,键是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应“抓大放小”,既尊重孩子的隐私,也能够给孩子的发展把住方向。

【抽样调查】

孩子与妈妈冲突多

    在这份《长宁区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父亲担负的责任角色低于母亲。但报告同时显示,儿童在处理自身事务时有较大自主权,71%的家长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但有8%的家长“偷看孩子日记、短信或聊天记录”。近九成的家长和孩子知晓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长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需求,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沟通、减轻儿童学习负担、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而去年市妇联公布的一项《中学生家庭亲子冲突的实证与干预对策研究》显示,整体上中学生与母亲的冲突比与父亲多,在与母亲的冲突上,因学业问题和母亲发生激烈亲子冲突的青少年比率占到了8.8%,其次是生活安排方面,其比率占到了6.0%。

【心理解析】

父母的影响能完善孩子人格

    为什么父亲在子女教育方面相对“缺位”?这种“缺位”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效果?心理学专家分析认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在许多家庭中,父亲担负了家庭的经济重担,经常忙于工作,母亲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时间相对较长。照顾得多,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心理学专家指出,父亲与孩子的交往,在与母亲和孩子交往衬托下,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及态度产生理解。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将因没有鲜明对比而受到削弱。由于父亲引导孩子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的。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响孩子。他们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特征,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就与孩子从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诸如关心别人、同情心、温和、善良、坚韧、善解人意等方面的特质潜移默化结合起来,形成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专家观点】

父母应扮演不同角色

    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认为,现在个别父母对孩子“包”得过度,而疏于在大方向上的引导。这个问题在父亲或母亲身上都存在,与性别并没有直接关系。传统意义上的“慈母严父”,呼唤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扮演不同角色。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自决权,尊重他们的隐私,在具体细节上大胆放手,通过适当的专家咨询和了解给自己的教育方式定调,有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 信息源自:新闻晨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