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让学生写遗书是死亡教育还是恐怖教育?

--------------------------------------------------------------------------------
点击次数:2755  发布时间:2008-11-19 11:13:16

   “如果这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在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的主题班会上,当看完了一部生命如何从受精到呱呱坠地的影片后,心理辅导老师要求学生集体模拟写遗书。看到自家孩子留下的“遗言”,不少家长相当紧张,并对这一教育形式表示质疑。(中国青年报11月18日:《昆明一中让学生集体模拟写遗书遭质疑》,原文附后)

    中学生正值豆寇年华,人生之旅才刚刚开始,老师便令其故作临终状,一本正经地交代“后事”,家长见状心里是什么滋味,是不难想象的,难怪人家说这是瞎折腾。

    不错,学校开展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与死,是人类生命历程中的必然环节,逐步消除对于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更加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但同时必须看到,在中国文化里,死亡毕竟是一个人们忌讳的话题。所以,在开展这方面教育过程中,既不可囿于传统,言不及义,也不宜过于“开放”,将死亡说得太过轻松。而让学生集体模拟写遗书,显然存在将死亡教育娱乐化的倾向。比如,有的学生写道,“妈妈、爸爸,我的压岁钱放在小柜里”;有的则开笑玩说,“但挂念苦寒之人与病痛者,愿献吾脏器以扶斯人”……如此这般,很可能会对某些学生形成一种心理误导,使他们糊涂地认为,死是一件十分随意的事情,大不了扔下一纸遗书,就可以轻易地放弃生命,而全然不顾给父母亲友心灵上造成的巨大伤痛。

    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认为,通过绘画、游戏过程,有助于青少年理解或面对死亡。另有专家建议,在家人聊天时,为人父母者不妨找出泛黄的照片,跟孩子说说已逝的爷爷奶奶是怎么“走”的,让孩子对死亡有个大体的认识。有一位临床心理咨询大师,则选择让孩子种树,在花开花落中明白“花谢便是死亡,但另一朵花又诞生了”。总之,死亡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多的是,大可不必剑走偏锋,让学生集体模拟写遗书,弄得一些孩子不把死亡当回事,却吓得家长们一个个胆战心惊。

 


—— 信息源自:天山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