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从都江堰工程看后勤管理科学化

--------------------------------------------------------------------------------
点击次数:2830  发布时间:2008-11-12 11:13:01

   铁道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修建548座新客站,其中一批要建成为“百年不朽”的工程。如何才能建设“百年不朽”工程?笔者联想到了都江堰。“5·12”汶川特大地震,都江堰身处震区,震后主体工程仍运转正常。这个真正“千年不朽”工程的建设理念和管理方法,对我们后勤管理科学化应当不无启迪。


  充分调研、科学决策。后勤管理科学化,是把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运用于后勤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各个环节,实现后勤保障效益和保障能力最大化的过程。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首先必须从源头上把准后勤建设的方向,推动后勤决策科学化。目前,后勤建设中存在的不经科学论证匆忙上马,不按程序规则盲目拍板,不思长远发展随意决策等问题,其实都是决策不科学的表现。为了开凿都江堰的核心部位“宝瓶口”,李冰在当时的情况下,仍于崇山峻岭中艰难行程数百里,详细勘察岷江的水情、地势,掌握了大量详细资料后才从根本上治理了岷江水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矛盾更为复杂,面临的瓶颈更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找准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更需要下大力研究其特点规律,树立科学决策是最大效益、规划计划节约是最大节约的理念,努力防止和克服决策的随意性,达到谋之有据、断之有理、行之有效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加强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后勤科学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后勤保障效益和保障能力最大化,其根本途径在于优化配置后勤资源,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调控后勤资源的流向、流量和流速,保证后勤资源的最佳利用。长期以来,我军在后勤管理上形成了数量规模型的管理理念,造成后勤管理中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比较普遍,损失浪费都比较严重。李冰修建都江堰时则比我们聪明得多。他总结工程经验用了六字口诀:“深沟滩,低作堰”。意思是说淘空淤积在江底的泥沙时要尽量淘深些,以免河谷比较浅,流水量太小,难于满足灌溉的需要;而修筑飞沙堰时,堰顶则尽量修筑得低一些,以便在洪水季节能够泄出比较多的水。这一“深”一“浅”,启示我们在建设现代后勤的进程中,必须准确把握资源配置的对立统一:在事关后勤建设长远发展的关键环节舍得投入,提高产出,如加强装备建设、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而在一些消耗性开支上则要严格标准,减少浪费,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努力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集智攻关。传统的经验管理追求“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体现的是管理者的个人情绪和直觉的经验。科学管理则必须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都江堰的建设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比如在开凿宝瓶口的时候,山石坚硬,进展缓慢,李冰就采纳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点燃柴草,使之膨胀收缩发生爆裂,工程进度大大加快。新形势下加强后勤管理,更须牢牢把住人这一最基本、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坚持广开言路、广纳良策。同时,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和考评机制,提高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后勤管理科学化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健全制度,依法管理。古人云: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早在千年以前,李冰为保障都江堰工程的质量,就建立了每年定期维修制度,以除掉江中淤积的泥沙,对工程的薄弱环节和损坏部位进行修补,而正是这项制度坚持千年,才保证了都江堰工程历经千年岿然不动。目前,后勤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法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但主要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的不学、不懂法规制度,不会运用法规制度做工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有的以经验代替法规,习惯于经验主义那一套,遇事拍脑袋、出事“拍屁股”走人;有的抓管理随意性大,对于制订的规范性文件束之高阁,有章难循,有章不循。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依法施管的思想,从而为后勤管理科学化筑牢“防火墙”。
 


—— 信息源自:解放军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