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求职未遂学生重新思考未来 考研当兵成备选项

--------------------------------------------------------------------------------
点击次数:3119  发布时间:2008-11-11 11:35:56

 

  为抵御这场金融风暴对自己职业道路的侵袭,北京不少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已纷纷启动各自“接招预案”,除了中规中矩地应聘求职外,职业思路转型、考公务员、考研 、当兵等等都被填入了备选项中。带有几许无奈,透着几分智慧,他们正重新规划设计着自己的人生。

  1 当兵热 大学生入伍解脱求职压力

  “销售、客服、编辑、车间班长等职位应聘了一堆,工作仍然没有着落。我决定要去当兵了,我要到部队去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陈琛(化名),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系大四学生

  11月5日是今年的在校大学生征兵体检第一天,陈琛心情很激动:“我要到部队去。”

  根据已出台的2008年北京市冬季征兵政策,此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放宽到22岁,征集对象从农村青年、城镇待业青年,调整为全日制高中以上层次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陈琛了解到,大四学生去参军,面临两种现实选择:一是在学校作为在校大学生走,文凭推迟两年取得。二是将参军入伍视为实习,作为2009年实习毕业生,入伍后由学校补发学历及学位证书,但必须从常住户口所在地走。陈琛选择了后者,因为这样能早点拿到文凭。

  陈琛坦言,大四除了准备毕业论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筛选招聘信息、投简历、准备面试等事宜上,几个月下来付出很多,销售、客服、编辑、车间班长等职位应聘了一堆,工作仍然没有着落,身心俱疲的他感到了迷茫和厌倦。这时他听说了今年的征兵令,未满22岁的他一下想到当兵可以暂时解脱求职的巨大压力。

  而且今年政策里有许多利好规定:“有义务兵优待金补助,有义务兵一次性助学经费,有的区县政府还会对义务兵退役后自谋职业的,给予3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奖励金。”陈琛期待着自己能顺利通过体检,进入兵营,同时有更多时间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 创业有风险 学生老板甘当小职员

  “大学毕业生创业,现在银行还会继续维持往年的优惠支持政策吗?税收上能得到支持吗?小公司在金融危机里存活率会不会低得可怜?”   ———张同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大四学生

  小张是一家民族手工艺品小店的“学生老板”。大二下学期,他和几个少数民族朋友合开了这家小店,凭借着一系列颇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和机智的营销风格,在附近的小商品商圈中小有名气。于是,大三的小张就决定毕业前筹建一家民族文化传播公司。

  9月金融风暴来袭,小张不得不谨慎保守起来。“现在找个工作都难,开公司更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风险。”他说自己克制住创业的冲动,理性地思考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创业,现在银行还会继续维持往年的优惠支持政策吗?税收上能得到支持吗?小公司在金融危机里存活率会不会低得可怜?

  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暂时放弃创业计划,把小店盘出去,去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先在北京扎下根来再说。小张说自己的专业限制并不大,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金要求也不高,就希望能去一家规模中大型的外贸公司积累一些销售或营销的经验,能让他学到东西、得到锻炼就可以。开小店的经历也让他增添了很多与人沟通合作的自信,所以他相信自己找起工作来应该不会太费劲。

  眼下的小张,一边奔波于各个招聘会、频繁地投着简历,一边发动身边的人脉资源找机会。他说比起现在就当老板所要承受的提心吊胆的危机感,找工作的辛苦其实并不算什么。但他并未彻底打消创业梦想,“等经济转暖了,我还会再考虑创业的。”

  3 金融招聘缩水 研究生(Q吧) 转攻公务员(1)

  “有的备考公务员,有的准备考博,工作也一边找着,不过希望似乎都很渺茫,但从概率的角度来说,比较有后路的话,完败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黄维(化名),北京工商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三年级学生

  从研一下学期开始,黄维就给自己每天加修了一门课:阅读金融期刊、登录各大金融公司网站了解新闻动态。到了研二,渴望走进高端金融领域大展拳脚的他更是时常留意这些公司的招聘信息,比对自己的条件查漏补缺。

  谁也没想到研三第一学期金融风暴袭来了。“大型外资银行收缩战线、国内出口企业纷纷歇业……”这些消息占据了黄维日常视线,随之而来的变化是:“某某银行推迟宣讲会日期,某某证券公司取消今年的校园招聘计划,某某外企今年只招收法律和计算机专业的应届生……”

  一心要进金融机构的黄维起初坚持向他憧憬的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金融企业投简历。但石沉大海后,他开始面对现实思考出路。报考公务员(外交部和民盟办公厅)、上公务员考试复习班成了他的新选择。他说:“身边同学有的备考公务员,有的准备考博,工作也同时找着,虽然希望都很渺茫,但从概率的角度来说,比较有后路的话,完败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黄维很快发现,考公务员也没那么简单。今年全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已突破100万,其中像黄维这样,受金融风暴影响,求职信心受挫而报考的应届毕业生占了不小比例。“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黄维说他对自己考公务员很有信心,但自己到底适不适合从事公务员,未来的职业道路怎么走他还没有想好。

  学生着急、盲目问题突出

  - 专家说

  ●李春立,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吉林大学职业规划研究员

  就从学校了解到的情况而言,与金融、经济行业相关的企业校园内招聘比往年少很多,他们多抱有等、观、望的态度。像吉林大学,联想、宝洁、强生等有的今年没来,有的临时取消宣讲会。

  从学生反应来看,着急、盲目的心态问题很突出。尤其是很多女研究生,求职过程让她们很痛苦。

  考研、出国、考公务员或是当兵,很多学生选择这些途径的主要目的可能就是舒缓就业压力,但不管选择何条道路都必须考虑到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

  比如公务员属于特殊职业类型,有既定的工作环境、发展路线,需要考虑个人职业气质、价值观是否与公务员职业发展道路契合。很多人进入后会发现与自身价值观不合,再跳出来,又发现竞争意识、市场化思维已被环境同化了,进而出现职业倦怠、职业瓶颈等。

  外国有军旅生涯是很正常的。但国内情况不同,学生选择当兵可能是出于逃避心理。如果是把入伍作为职业生涯中的一段,以后从事军队行政等是可以。如果学的是纯理论、纯技术的则不太适合。

  提醒: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主动准备意识很重要。通常12月中旬后才真正进入求职高峰,金融、经济等受影响较大的专业尝试作横向调整,求职目标要精确,要有主动求职的能力。

  学生说

  好工作 曲线谋

  这次危机对想去金融业工作的应届同学打击挺大的,不少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沮丧,这时不妨考虑曲线救国。我就通过参加实习先进入了银行的实际工作业务中,参与银行的常规工作。这对以后求职也有帮助。

  刘卉(首都师范大学金融专业大四学生)

  缓就业 改考研

  经济大环境不好,我从大三就制定的职业规划也不得不进行调整,决定是把宝押在本校考研上,给自己两三年的缓冲期,避开眼下这个最困难的求职季。等硕士毕业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读博、出国还是找工作。

  金鑫(某高校新闻学专业大四学生)

  留学生 来抢食

  在今年企业校园招聘宣讲会上,我看到很多外国留学生。有不少外国同学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已影响到自己回国就业形势,准备留在中国找工作,这样加大了我们的就业压力。

 


—— 信息源自:新京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