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汉语沦为弱势语言? 专家拯救汉字教学

--------------------------------------------------------------------------------
点击次数:5500  发布时间:2008-11-5 11:49:08

 

   日前,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等单位的几十位语言专家聚会,驳斥了社会上流行的“汉字最难学”说法。他们还联名拯救日益被忽略的汉字教学,力图拯救在学校教学中汉语大有沦落为弱势语言的趋势。为此,他们发明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法,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掌握的语言。

  ●新闻事件:

  教授联名反对拼音文字替代汉字

  10月24日晚5点,北京语言大学国际餐厅。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林连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刘庆俄、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导师张朋朋等几十位语言专家,都参加了这次以“汉语国际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

  “我坚决反对取消汉字走拼音化的国际之路的所谓的主流声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润新说,“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汉语和汉字本体固有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汉语和汉字教学就会误入印欧语系拼音文字理论和方法的轨道,就像穿着不合脚的洋靴子走路一样,摇摇摆摆,教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赵明德愤慨地指出,汉语目前大有沦落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趋势,“国人对汉语的冷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从而也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课程改革以来,最突出的问题是语文课时的减少,老师们普遍感到语文教学时间不够。”

  现在中小学生“错字”现象非常严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现象。网络上的“错字”更是比比皆是,而且似乎社会还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对网络上的错别字不应苛求,于是以讹传讹。专家们指出,浮躁的社会风气也直接影响着师范院校里的学生。一些学生尽管也完成学校规定的作业了,但质量却下降了。这样的学生又出来再教学生,自然就“恶性循环”了。

  为拯救近年来语文下滑、母语降温的负面影响,这些大多已经满头白发的语言专家联名上书有关部门,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的同时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教学已经到了急需改变的时候了”。汉语拼音化也被专家们称为“世纪的误导”。

  ●原因剖析:

  我国没有一套适用的汉字识字教材

  专家们指出,基础教育的语文改革特别是小学的识字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为汉字识字教学是挽救汉语沦为弱势语言的基础的基础。

  当前的语文状况是怎样的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润新指出,一方面,课改的新理念在深入人心,探索在继续,取得不小成绩;另一方面,大、中、小、幼的各个学段都被削弱:课时减少,教材问题多,教法陈旧,效率不高。

  “识字成败是汉字教学成败的第一关,识字教材对语言的推广和使用至关重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就为汉字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为编写启蒙教材作者更是呕心沥血,传说《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曾为写此书熬成白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田若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套适用的教材。”

  识字教材匮乏是因为缺少识字教材编辑的有识之士吗?“目前,这样的人不少。有的已经从事数十年,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精到的见地。” 曾担任过全国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的张田若说,“记得有一年教育部召开课本主编会议,搞语文教材的有一二百人出席,这是一支难得的队伍,应该好好发挥作用。但是,这批人大多数被边缘化,实在不应该。”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则指出,目前还必须让学生摆脱西方语言学理念的误导。他说,如果儿童语文学习的第一课是脱离已有的母语基础的、不知其意的BPMF,何谈主体主动发展?如果书面语学习的第一笔就是强化与汉字毫不搭界的弧形笔画,何谈写好汉字?如果在尚无母语基础的情况下,大搞双语教学、提倡与字母接轨、与拼音接轨,以至于“粉丝”、“梅地亚”之类司空见惯,何谈错别字不泛滥?

  ●最新进展:

  几十种新方法证明汉字最容易学会

  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吗?几十位语言专家在“汉语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同时表示否定。他们还用多年的实验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

  “上周五我到河北武安市调研,当地教育局在伯延镇中心小学召开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育实验成果展示会,展示了大成全语文教育实验学材恢复一年来的收获。”戴汝潜研究员说,“在这一年里,实验学生平均识字1931个,是全国实行新课改前452个字的4倍,课改后800个字的2.5倍。尤其令人震撼的是,实验班有一个弱智少年,家长抱着放弃、随大流的心态将他送到学校看管,一年后的今天,家长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可以认得450多个字。”

  当天,语言专家们还展示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新方法,用以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发明的“广照新汉语”,近十年研究试验证明学前儿童和外国人半年就能认识2500个最常用的汉字,见识由这些字所组成的4万多个常用词;另外,江苏省的潜能识字实验、山东省的双轨识字实验、北京市向东小学的汉字玩教具等,识字教学效果都很好,两年完成了五年的识字教学任务。

  “我们生活中的常用汉字大约2500个。认识了这2500个汉字,看书报应没有太大问题,覆盖率可达99%以上。”原北京语言大学校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说,“时下有一种观点认为,与拼音文字相比,汉语非常难学。其实,这是对汉语的不了解所致的误解。”

  ●记者手记:

  大学开设语文课值得宣扬吗?

  去年,关于语文教学有两个新闻引起全国关注:一是高考作文错别字最高拟扣5分,二是大学开设语文课。

  对于第一个新闻事件,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孙芳铭说,加大高考‘错字’的处罚力度确实有必要。从他多年任教的经历看,现在高中学生识字量、汉字书写方面,水平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逐年下降。

  对于第二个新闻事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指出,中国语文教育必须以义务教育阶段母语基本过关为目标,大学开设语文课不值得宣扬。

  10月24日,关于汉语又出了一条新闻,世界最大的汉语词典——《韩汉大辞典》在韩国完刊。据韩联社报道,《韩汉大辞典》共16卷,收录了5.5万汉字和45万单词,是世界上词汇量最多的汉字词典,超过了我国的《汉语大词典》(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

  联系起近年来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屡被国外申遗,我突然明白了这些老学者当天发言时的激情和愤慨,我也突然明白了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反对外语过度干扰汉语教学的激昂。因为,他们不想让汉字在我们手里被封存起来。

  套用当前最流行的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再次援引专家们的一句话:一个民族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了,这个民族也就距离消亡不远了。

 


—— 信息源自:《北京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