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等教育“平民化”并非民工化

--------------------------------------------------------------------------------
点击次数:3635  发布时间:2008-11-4 11:18:33

    “高等教育‘平民化’,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精英阶层,而成为中国最基本的劳动力。当今中国不缺少大学生,缺少的是民工。”2日,“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在湖南湘潭大学闭幕,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苏剑在接受长沙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向记者阐述了他的这一独特论断。

    “高等教育‘平民化’,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精英阶层,而成为中国最基本的劳动力。”所谓新论一点不新。一,中国的高等教育早已平民化、大众化。按照国际通行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的大众化标准,中国高等教育早在2002年就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在校生规模2500万,毛入学率22%,显然更加“大众化”、“平民化”。二,从收入水平看、从社会地位看,大学生的确不再是社会精英人物;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众化,上大学、受大学教育不过是一个劳动者具备的基础之一;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平民劳动者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

    “当今中国不缺少大学生,缺少的是民工。”这也不是新发现。一,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今天才发现的,这个问题已经提了好多年,而且,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引起连锁反应,即,一些家长,特别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不让孩子读书的现象有所抬头。二,“中国缺少的是民工”,这句话一点都不准确,中国缺少的是高素质民工;在中国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过程中,民工素质有待提高;准确的说,中国缺少的是高素质民工,缺少的是技工。现在受金融海啸影响,南方劳动密集型企业大批倒闭,造成民工春运返乡高潮提前开始,这难道是中国缺民工吗?

    “以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已消化得差不多了。”这仍不准确。依靠青壮年劳力的用工需求,的确把农村富余劳动力消化得差不多了;但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用工技术含量增加,这些曾被“消化”过的青壮年劳力因年龄偏大和缺乏技术等原因,又会重归到农村这个富余劳动力蓄水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当低,现在仍有8亿农民,如果这些农民不转化是市民,谈何城市化、谈何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转移?我们现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属于低级阶段的转移,即,靠“体力”而不是靠“脑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只榨取其体力价值,而不对其进行技术培训,这样,适合用工需要的劳动力自然会很快被消化。但无论是从城市化发展看,还是从用工需要看,不能再停留在低级阶段的转移,而应该高级阶段转移为主——培养高素质农民工。

    “当今中国不缺少大学生,缺少的是民工。”——把不缺大学生与缺高素质农民工放在一起,这种反差的确能够让人“震撼”,但二者之间没有联系。相反,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平民化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其学术研究和对精英人物的培养上;只有这样,大学在平民化、大众化过程中,既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又能担负社会长远发展的引领功能。而培养技工、高素质劳动力,更应该是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功能。

 


—— 信息源自:中国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