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中国的教育不缺“惩戒”而是缺“爱”

--------------------------------------------------------------------------------
点击次数:3059  发布时间:2008-11-1 10:54:50

 

连续几起“弑师案”,引来社会各界对惩戒教育的高度关注。先有教育部官员说“教师正当使用的惩戒并非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迁就学生一切行为”,接着有舆论声称,教育对学生过分纵容将遗患无穷,建议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适当惩戒。

适当的惩戒教育当然有必要,但在笔者看来,接连发生的“弑师案”,并非由于惩戒教育缺位,而是爱的教育严重缺失所致。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看10月4日发生在山西朔州的高中生课堂上持刀杀死老师事件。杀害老师的学生刚进高中一个月,报道提到,“网上有知情者称,李明曾在初中时被一位老师打断过腿,而事发前,其父母正在闹离婚”。从中我们可以粗略推断,这个学生杀害老师,不是没有惩戒教育,而是惩罚过度——曾被老师打断腿,甚至由此恨所有老师。而且在家里也感受不到温暖。

接着来看10月21日发生的一中学生因害怕家访杀死女老师的悲剧。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在学校里没有惩戒教育,在家里也没有惩戒,学生怕老师家访么?学生之所以怕家访,显然是怕老师给家长说了不好的表现,回家受到家长的惩罚(不仅仅是体罚,还包括多种形式,包括冷暴力)。

再看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在课堂上砍死老师的血案,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学生为何杀老师尚不清楚,但就有些社会舆论用异样的眼光看法大的学生,以及由一个极端伤害事件,推论出“80后”“90后”是冷血的一代,这种社会环境,让年轻一代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了吗?

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反思今天的教育,当我们感慨老师难当时,是否想到过教育者对于教育充满了爱?

不容否认,今天仍旧有一些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好老师,但是,普遍而言,师生关系正趋功利化。在中小学,师生关系变为简单的分数关系,老师关心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很少有时间和学生谈心、沟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大学,不少专任学科教师,上完课就离开学校,很少在课后再与学生一起谈学习,谈人生。在一些大学的新校区,偌大的校园,往往只有数万学生自行安排课余生活,至于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大多早已变为“老板与打工者”。

当然,今天的教师有很多“难处”,当学校对他们的考核要求是学生的分数、升学率时,他们能不关注分数,把学生作为学习机器吗?当学校用论文、经费、专利作为评价指标时,他们能把大量精力花在不能在评价中起作用的教学上吗?那些充满爱心的教师,往往在上述评价体系中,由于达不到规定的数据指标要求,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教育是做人的事业,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才是真正的教育。不以人为本,没有对受教育者的爱,才是当今教育出现如此局面的根源所在。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谈惩戒教育,不过是进一步将教育粗放化、简单化,甚至会更加激化师生矛盾。

 


—— 信息源自:南方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