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员今天指出,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还不能适应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巡视员张昭文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村职业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许多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场所和师资力量明显不够。这两年政府投入在不断增加,一些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是因为扩招的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不够,所以农村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学资源紧缺,生均建设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条件都维持当中。
第二,涉农专业规模比较小。农村职业学校很重要的是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但是很遗憾,我们涉农的专业,土地工程建设和水利方面,规模在不断减少。07年有一个统计数据,农民类专业在校生只有59万人,土木工程水利专业学生只有90多万人,两项加起来只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6.3%。农村的职业学校很多的学生也是为二三产业服务的,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服务的。这里面有它存在的客观理由和需要,但是不管怎么说,涉农专业培养不够也是我们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较高的学费、住宿费。现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多元,但是职业学校的平均学费要2000多元,很多农村的学生尽管得到了国家生活费的补助,但是学费的资助对他们来讲还是成负担的,很多学生交不起学费。另外,农村目前高中阶段的补贴只有60%,每年大概还有300万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既没有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也没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因为经济困难而没有接受职业教育。所以如何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