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济宁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步伐,山东省济宁市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校建设300个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基地,依托资源基地开发建设济宁中小学精品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库,形成市、县、校三级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开发、应用、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为全市中小学提供优质丰富的教育教学网络资源。这是记者10月20日从济宁市教育局了解到的。
“目前我市教师能借鉴的现成课件很少,并且多数来自国家级教育网站,内容和济宁市教学实际不太相符,并且很多条件比较差、信息来源比较闭塞的农村学校很难享受到这种资源。”济宁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刘嘉庚告诉记者,建设当地信息资源基地和相关资源库,旨在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按照计划,济宁市今年将建成50个义务教育阶段网络资源基地,重点建设初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小学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网络资源,每个资源建设基地上报30个以上教学用课件。经市教育教学网络资源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放入济宁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库;2009年,进一步完善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管理机制,建成150个资源基地,扩大到高中学段,学科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资源总量达200G,初步建成济宁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库;2010年,建成100个网络资源基地,继续补充资源库内容。资源总量达500G,高标准完成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建设任务。刘嘉庚称,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将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引导,本着“可用、好用、实用”的原则,不拘一格,注重实效,确保教师拿来就用,重点开发建设一批围绕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