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4073 发布时间:2008-10-17 11:20:20 当前,我省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省委、省政府适时作出了再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的决策部署,为山东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省农业双重约束的根本出路,农业发展的潜力在科技,再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必须首先再创山东农业科技发展新优势。 再创我省农业科技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落实省委“三个坚定不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促进我省农业由大变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结合我省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省级和地方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围绕粮油、蔬菜、畜牧等全省十大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效解决我省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大、关键和共性问题,增强我省农业竞争力。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的角度出发,加快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和知名专家,尽快形成一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我省高端人才群体。着力打造一批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以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为补充,特色鲜明、竞争有力的优秀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打造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全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现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促进平台开放联合与资源共享。加快推进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科技黄淮海区域创新中心为主的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区域性创新中心、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中心。 加强农业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适应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全方位利用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增强创新的互补性,提高创新起点,缩短创新周期。组织实施“同纬度、同生态条件国家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计划”,搞好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实施农业科技与产品“走出去”战略,鼓励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适时将技术和产品向境外输出,开拓国际市场。 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使农业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强化其服务企业、社会的能力,构建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推进农业院所、高校与企业双向延伸,通过联合搭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等多种形式,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良好政策、工作和舆论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 信息源自: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