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为考生的大学梦 08年全省高考招生录取回眸

--------------------------------------------------------------------------------
点击次数:3590  发布时间:2008-10-10 11:20:59

     2008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早已尘埃落定。但回想起今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走过的日日夜夜,省招办主任程耀荣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因为汶川大地震,因为首次出现的延考区,使今年我省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程耀荣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科学组织,省招办针对震灾后的新情况,在原有的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三公”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关心灾区、关爱弱小、关注英雄的“三关”,付出了汗水、心血和智慧,最终实现了“延考区得实惠,非延考区也受益”的目标。

    据最新统计,今年全省各批次共录取148356名,全省平均录取率达到了50.7%,较上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其中非延考区录取率达到了50%;延考区录取率达到了58.4%。与原招生计划相比,今年共增招20877名,圆满完成了2008年这一特殊年份的招生录取任务。

    从灾区延考到两个考区同步录取,从防余震、防替考到确保灾区考生得实惠,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全力以赴

    5月20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仅一周后,省政府即发出通告:“为确保考生安全,维护考生利益”,经慎重研究并经教育部同意,“决定陇南市、甘南州的17个县市区延期举行2008年普通高考”。

    灾区高考延期,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灾区广大考生的利益,却给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组织实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等于在前后相隔仅一个月的时间内组织两次高考”,命题、制卷、考试、评卷、划线、录取,高考所有程序都得再来一遍,工作量增加了一倍,然而困难远不止这些,程耀荣说:“做了许多年招生录取工作,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

    余震不断,次生地质灾害频繁,如何确保延考区考生安全?非延考区高考中,天水破获一起替考案,如何确保延考区高考不出问题?延考区招生录取工作采取“单独命题制卷、单独组织考试、单独下达招生计划、单独划定分数线、单独录取”的模式,但招生计划如何分解才能更科学、更公平,怎样才能实现两个考区同步录取?

    “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埋下隐患,导致重大动荡,甚至会有‘崩盘’的危险。”程耀荣说,面对余震,各考点都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为了防止天水替考案在延考区重演,省上先后向陇南灾区派出了6个检查组;为了分解招生计划,招办工作人员整整努力了一个月;为了满足同步录取的需求,省招办积极组织力量研究开发录取软件……

    通过努力,最终在奥运之年实现了平安高考。“没有捷径,就是靠严肃的规则、严密的程序、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严格的责任,就是靠一层对一层,一个环节对一个环节的责任制。”程耀荣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也经受住了挑战。”

    千方百计为灾区增加招生计划,多一个计划,等于多帮扶一家人我省普通高校录取开始前,省招委会主任、副省长郝远致信在甘招生各高校,信中说:“我代表甘肃2600万人民和29万学子,特别是灾区的2.4万考生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是为了灾区考生,是因为在甘招生高校对我省灾区考生的关心与照顾。

    作为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教育部、在甘招生各高校爱撒灾区,在向我省增投调剂性计划的同时,纷纷出台针对灾区考生的优惠倾斜政策,以帮助更多的灾区考生实现升学愿望,确保灾区被录取考生不失学。

    教育部非常重视我省作为灾区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先后派出6批检查组来我省检查指导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并四次向我省增加招生计划。

    特别是7月25日,教育部部长周济来我省出席陕甘灾区中职对口支援座谈会时,副省长郝远向他介绍了我省震灾严重且高考整体录取率较低的情况,请求教育部增加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教育部在充分考虑我省实情的基础上,同意给我省增加普通本科招生计划。

    与此同时,教育部积极协调有关高校,将可调剂计划向我省灾区特别是重灾区倾斜。中国政法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积极行动,纷纷出台针对我省灾区考生的优惠倾斜政策。清华大学为我省灾区追加招生名额,在甘招生计划增至37人。许多高校为灾区考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专业供选择;还专门增加了心理学、特殊教育学、土木工程等适合灾区重建的特殊专业。此外,教育部还对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考生实行保送、加分等政策,陇南、天水灾区有6名学生被保送至重点大学。

    录取过程中,各在甘招生高校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增加招生计划。提前批录取第一天,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就给我省增加11名招生计划,该校联系招生事宜的负责人说,“增加计划是为了体现对灾区考生的关爱。”第四批专科录取第二天,鸡西大学在给省招办的传真中郑重承诺:凡今年在甘肃招收的延考区考生免收3年学费,对延考区孤残考生免收3年学费和住宿费,同时启动学校专项救助金对孤残考生进行月生活补助,确保“今年招收的甘肃灾区考生绝不会因贫困而辍学”。

    录取过程中,省招办发现甘南少数民族聚居区预科较以往少了60个计划,随即特事特办,积极向教育部、省教育厅争取,最终省内8所学校各增加了10个计划,省内民语学校增加了50多个计划;针对今年灾区陇南艺术类考生较多且分数较高的情况,省招办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向延考区增加了100个计划……

    “多增加一个计划,等于多帮扶一家人”,省招办副主任曾潮润说:“从中央到地方,高度关注灾区考生,特别是各个高校,从灾区考生利益出发,在招生录取中向灾区倾斜,特事特办,努力增加计划,表现出了高度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

    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往日神秘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不再神秘,高招信访量较去年下降了三成左右

    录取点外没有了打探消息的考生和家长,录取点内没有了省外院校的招生联络员,“所有信息都公开透明,考生、家长在市州、县区招办和自己家里就能知道院校投档线和自己的录取结果,再也不用四处求人打探消息了。”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说,这都是深入实行阳光工程带来的新变化。

    今年是我省高招录取工作实施阳光工程的第四年。阳光工程的核心是公平公正,重点是信息公开。为了将信息公开落到实处,省招办编印了《招生通讯》、《填报志愿指导》、《招生工作问答》等资料,帮助考生和家长熟悉从高考报名、体检、考试、填报志愿到招生录取的各个环节;同时,积极与媒体联动,大力宣传相关政策,及时公布各类信息,为社会各界释疑解惑。省招办每天把录取结束院校的录取名单及专业,在省招办网站上予以公布,考生可随时上网查询录取结果;并且,省招办还将每批次录取结果通过网络传输到各市州、县区招办,考生在县招办就能查到自己的录取结果。

    一系列阳光措施的实施,实现了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成绩公开、提档线公开、录取结果公开等五个公开,也使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信访量较去年下降了三成左右。省招办一位负责人说,如果今后条件再成熟一点,完全可以到办公室进行录取了,没有必要再设封闭的录取点了。

 


—— 信息源自:甘肃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