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科研——强化原始创新 促进医学科技发展

--------------------------------------------------------------------------------
点击次数:4242  发布时间:2008-10-10 11:17:05

 

强化原始创新  促进医学科技发展

     纵观我院科研事业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相关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医学科研成果层次与数量稳步提升,赢得了卫生科技主管部门的认可。1999年,我院被评为山东省卫生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荣获山东省卫生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荣获青岛市卫生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构建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体系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我院在上级科技管理政策框架内,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科研管理办法,并根据新的形势和问题及时作出合理修订,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着力点的日臻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自1998年至今全院承担纵向课题73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3项(含十五攻关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07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7项),厅市级课题592项;承担国际合作课题9项,国家及省部级协作课题28项;获得纵、横向科研经费达2186.18万元。在此期间,共获科技成果奖281项,其中,卫生部三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三等奖42项;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14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88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0项,二、三等奖63项;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三等奖42项。19987月至今全院共发表论文6600余篇,其中被SCIEICABAEMMedline等国际权威检索收录系统收录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66部;获批专利34项。诸多成果之中,不乏填补国内空白的重要项目。例如:我院针对沿海地区痛风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高发的现状,自2003年起,进行了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获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青岛市科技局重大科技项目,自主开发痛风病治疗药物并获发明专利1项;同年,青岛市常见病重点实验室痛风病实验室落户我院。五年来,该课题组共获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

加强高素质科技人员培养

为打造一支内具活力、外具竞争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我院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实行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在全国卫生系统率先建立首席医学专家制度,聘请包括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Murad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30多名国内外医学权威领军各学科建设工作;按照学科梯队建设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以留学归国人员和临床博士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并为其设立优秀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实施学术、学科带头人工程,高起点选拔优秀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进行规范化重点培养。在定期召开的院科教大会上,我院对科研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集中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获奖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

上述举措使我院科技人才队伍焕发出饱满的工作热情并赢得学术界认可。目前,我院3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入选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全院共有163人在各级医学会任职,其中国家级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常委4人,委员25人,省级副主委以上64人,市医学会专业分会主任委员25, 另有中华系列杂志常务编委1人,编委14人,

强化重点建设  打造科技平台

1994年我院骨科和神经内科被省卫生厅评为首批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开始,到20078月眼科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十三年间,我院已拥有国家、省、市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特色专科22个。

为满足原创性科学研究工作的需求,我院不断加强研究室所科研条件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SPF级动物实验室为提高动物实验的规范性和增强结果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青岛市痛风病重点实验室落户我院,开展痛风遗传背景及发病机制、痛风防治、新药开发研究等工作,为我市乃至全国痛风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与美国休斯敦大学医学院联合组建的中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是由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Murad教授领衔的一流研究平台,于2007年成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干细胞研发基地,现已成功对60余名糖尿病患者施行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理想;脐血树突状细胞抗肿瘤相关研究、分枝杆菌体外扩增抗白血病研究等基础及实验性研究也已取得初步成果。

扎实推进成果转化

     为体现医学科研工作的社会价值,我院积极加快卫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2004年,医院拨款100万元圆满完成了中药蒲元胃康胶囊多中心IIIII期临床研究工作,并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答辩,目前新药证书正在审批中, 20056月中药蒲元胃康胶囊正式转让,转让费600万元。口腔科腭裂汉语语音病理学及语音纠治技术项目顺利通过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的验收,已经面向农村和基层单位主办全国和省级腭裂病理语音矫治培训班及推广会9次,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对这一项目进行了专题介绍,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放射科口腔摄影牙片固定夹等实用专利也成功得到转化。

致力于学术交流与合作

     为紧跟国内外医学发展步伐,我院不断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的学术交流并积极鼓励医疗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交流活动,与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10多个发达国家的著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先后邀请诺贝尔获得者Murad教授、瑞典卡洛林斯医学院教授、诺贝尔医学奖评委曹义海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米庆胜教授等多位知名教授来院访问和讲学,并与之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近年来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50多次,连续三年与韩国延世大学联合举办中韩外科论坛;20079月成功承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暨干细胞诊疗新技术新进展论坛,是中国干细胞研究领域迄今为止规格最高的专业会议。

 


—— 信息源自:青岛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