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湖南省湘潭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张龙慧的档案,只见里面有许多立功受奖表。他入伍29年来,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2次被湖南省政府记一等功,还被评为“全国防汛抗旱模范”,“感动湘潭十大新闻人物”。许多官兵说,张龙慧的履历表写满了他对党、对军队的忠诚和热爱。
任职一个岗位带出一个先进单位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安谧宁静的后方,从机关到基层一线,从人武部部长到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张龙慧在许多岗位任过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干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突出的工作成绩。
2002年4月,张龙慧调任湘潭县人武部部长。当时湘潭县人武部已经多年没有沾上先进的边了,营院破旧,办公楼、食堂面临改造。张龙慧凭着不改变面貌不罢休的干劲,带领干部职工苦干实干,不仅完成了旧营房的改造,还建起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作战室、值班室,改变了人武部的面貌。张龙慧在湘潭县任职期间,人武部党委两次被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党委;调任韶山市人武部部长后,又把该市人武部带入广州军区先进人武部行列。
2006年,张龙慧走马上任湘潭军分区后勤部部长。他在加强营院建设的同时,着力提升军分区的后勤保障能力。去年,他带领技术人员与一所大学合作,研制了一套部队后勤动员与指挥系统。今年5月,军分区组织城市防空后勤保障演练,指挥员向50公里外的部队下达保障指令后,张龙慧运用这套系统,快速完成了后勤现状分析、保障能力评估、保障任务预计、信息远程传输等程序。半个小时后,所需车辆、油料、医疗等物资全部征集到位。
抢险救灾走遍三湘四水
2007年12月7日下午3时的人民大会堂,来自全国各地的198名防汛抗旱英模济济一堂、披红戴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张龙慧是受表彰的全军8名英模代表之一。这是党和人民对他多次奋力抗洪抢险的褒奖。
2003年5月,湘江湘潭段堤坝渗水,多处出现溃堤险情。时任湘潭县人武部部长、湘潭县防汛副指挥长的张龙慧紧急调集600民兵奋战洪魔。一连5昼夜,张龙慧没有下大堤。他带领民兵打桩、运石、筑堤。激战洪水之时,张龙慧的妻子打来电话:“母亲怕是撑不下去了,你回来看母亲最后一眼吧!”挂断电话,张龙慧蹲在雨中思索许久,混着雨水抹了一把脸,继续指挥。5天后,百余公里长的江堤保住了,张龙慧的母亲却离开了人世,他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
自1992年以来,湘潭军分区组织的大小防汛抗洪战役,张龙慧无一缺席,他的足迹遍布三湘四水。1998年,他带领20艘冲锋舟驰援岳阳抢险救援,从土墩、屋顶和树上营救群众2000多人。1999年,他率领民兵舟桥分队奔赴益阳抗洪,搜救转移群众600余人,转移物资200多吨。2006年,张龙慧带队驰援郴州抗洪,连续奋战24小时,冒雨搜救被困群众4000余人。今年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时,张龙慧带领民兵在京珠高速公路连续奋战7昼夜后,奉命带领10辆满载救灾物资的车队紧急驰援郴州,经过1昼夜的急行军,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运输任务,被灾区群众誉为“钢铁运输队队长”。
“河边”行走多年不湿一回“鞋子”
张龙慧走上正团职领导岗位6年来,手上或大或小都有一些管钱管物权力,但他始终坚持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经张龙慧手的工程款少则百万,多则千万,但他始终做到所有工程一律公开招标,所有事宜一律在办公室谈,所有经费使用一律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对找上门来送礼的工程队老板,明来明推,暗来暗拒。
2002年,张龙慧在湘潭县人武部任部长时,筹集了100多万元资金组织施工。当时,他小舅子是一家资质和信誉都不错的建筑公司的老板,有人以为这项工程非他小舅子莫属。起初,张龙慧的小舅子也有这个意思,但张龙慧耐心做小舅子的思想工作,打消了他参与竞标的念头。有个老板多次找张龙慧,被拒绝后对人说:“我就不信这个邪,这年头还有花钱搞不定的人。”但后来他无奈地讲:“张龙慧真的是软硬不吃!”
去年,军分区新营院工程审计,相关公司老板纷纷通过老战友、老朋友请张龙慧吃饭,有的想借机送礼,他一一予以回绝,最终新营院工程总计审减866万元,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程造价。这些年,常有人说张龙慧太“死板”,劝他“灵活”点。但他总是说:“在原则面前就是要‘死板’,不能‘灵活’,不能为谋取私利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