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广播电视大学;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远程教育,即现代远程教育。本文按远程教育的类型,有侧重地评述了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并就国内远程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义务教育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重装出战,扭转了整个教育棋盘的局势。国家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到2007年,农村小学教学点都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农村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
早在1994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2002-2004年间全国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城乡差距有所缩小,农村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由2.0台提高到3.2台,增长近60%,建网学校比例由6.3%增加到13.1%。农村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和建网学校比例也有所提高,许多学校计算机配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虽然,远程教育只是整个教育棋盘中的小小棋子,在两会期间的众多教育评论中也鲜有提及,但一卒落下,全盘生威!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开放性的工程,更多农村孩子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外面的世界不再陌生,共享式、交互式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尤其适应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完美地体现了提升素质教育的百年大计。
庞大的远程教育在自主创新中已离我们越来越近,技术的支持保障系统和相应的硬件设备的完善,为生活在两个世界的学生们提供了各种多媒体、多功能网络教室的资源共享,节约了教育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1.03亿人,其中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占到了32.4%,而18岁以下的网民占15.8%,即目前我国有1630万中小学生在上网。这样大规模的潜在教育市场完全可以让“各年龄段的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网络培训,迅速提升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发展远程教育是对未来教育发展道路的高瞻远瞩,是我国在教育布局中的主动调整,随着教育改革步步前行,层层深入,其深远意义将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