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三好生"评选该不该废止 南京教育部尝试改革

--------------------------------------------------------------------------------
点击次数:3695  发布时间:2008-9-17 11:46:44

 

    “三好生”评选应当停止!不能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日前大声疾呼,也引来国内教育界与家长的普遍关注。
  “三好生”评选是否已经到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记者就此采访南京教育部门与部分学生家长发现,从心底里接受这一评选机制的并不多,但事关升学大事,家长与孩子也不得不迎合。

  难能可贵的是,南京教育部门正在进行大胆实践,鼓楼区已全面废止了“区三好生”评选,而代之以入选范围更广的“鼓楼之星”。

  但对于更多还面临传统评选机制的孩子来说,绝大部分无缘“三好生”的孩子,还很难在现行教育体制中找到更多自信。

  换所学校成了优等生

  江宁区张女士的女儿刚读初三。她对“三好生”评选意见很大:“应该废除,我举双手赞成!”

  在张女士看来,“三好生”评选已经变味:“成绩好就是三好,其他根本不是标准。你看到哪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是三好学生了?这样的评选突出了一部分成绩好的孩子,但害得更多孩子失去自信。我认为所谓奖励,应该是奖励孩子突出的优势部分,成绩可以奖励,其余的当然也可以奖励!”

  而从自己女儿求学的经历来看,张女士感觉现在的“三好生”评选名额实际上掌握在老师手里:“看似民主,让学生自愿报名,看成绩,然后同学举手表决。实际上老师的态度完全左右了孩子的手。我有一回鼓励女儿上台评选,结果因为成绩不是顶尖,虽然人品与体育各方面素质都不错,但还是只有几个人举手。孩子回来都哭了。”

  同样的孩子,小学六年级时换了个学校,新老师也很喜欢她,评选命运就截然不同:“老师喜欢她,同学就都选她,一下把她选成大队委员了!你说她真就脱胎换骨了吗?”

  究竟谁是“市三好生”

  而主城区的何先生则为自己儿子评“三好生”的事,差点与学校闹翻。他的儿子从小到大就特别优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被评为“三好生”。

  小学毕业时,班主任通知他说,孩子被评为“市三好生”了,他很高兴,儿子也领了荣誉证书。

  可升入初中上报荣誉时,却发现这个“市三好生”的荣誉,在儿子的学籍档案里没有记录。

  他到学校去问老师,老师很为难地说,那个名额后来安排给其他同学了。

  “老师的理由很简单,说反正你孩子非常优秀,凭实力也能进名校,可不是所有同学都有这么大把握,要让这个荣誉发挥最大作用,还是给其他同学好一些。学校也是综合考虑。”

  这让何先生无法接受:“评优的目的居然不是证明孩子能力,而是方便孩子升学!而这个荣誉还可以让来让去,甚至我们拿了荣誉证书的都不知情!”

  这事过去三年多了,可何先生到现在也闹不明白,那个“市三好生”的得主,究竟是自家儿子,还是另一位写在档案里帮助升学的那个学生。

  “新三好生”听上去很美

  那么被赋予时代特色的“新三好生”评选,是否就得到了更多家长的认同?虽然读一年级的儿子刚在上学期结束时得到了“新三好生”的荣誉,身为大学老师的郑先生却并不买账。

  “一个7岁的孩子,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如何体现?家里有父母生病时照顾一下,就是孝顺父母,那父母没生病的,孝顺体现得不明显,是不是就不够孝顺呢?”

  他的主张有些激进:“我还是觉得不要评选的好。有评选就有竞争,有竞争就容易让在竞争中失败的孩子没了自信。这不利于少儿身心健康。理想的教育,应当是发现每个孩子的长处,每个人都有奖励,这才够人性化。欣赏孩子的优点,并帮孩子建立自信,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不过郑先生也承认,他这目标要实现还很遥远。在现行评选机制下,他还得乖乖地去打通关系,帮助儿子获得这些他并不以为有多重要的荣誉。

  “我对现实不满,可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反抗现实的牺牲品。想来很多家长都是一样的无奈吧!”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已从两年前开始逐步淡化“三好生”评选,并自去年起就全面取消了“三好生”评选。但也是有废有举,同时推出的“鼓楼之星”评选活动,以其更大的选中率与全方位的评优体系,在全区教育系统推广实施。目前“区三好生”的评选已被“鼓楼之星”完全取代。

  但也有校长认为,在招生机制不改变的大环境中,取消“区三好生”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1%的“好”到10%的“星”

  鼓楼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5年,该区就进行调研讨论,探讨取消三好生评比一事。大家认为“三好生”的评选制度应该改,但评价机制不能缺。

  优秀的孩子需要适合他们的评价,应该建立一种多元的评价体制,应打破传统名额限制,让更多的孩子享受表彰之乐。大家一致建议设置一些“个性奖”,评选各种“鼓楼之星”。

  于是学校综合学生的意见,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设置了十颗星———合作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自理之星、希望之星、自强之星、创造之星、读书之星、环保之星。

  经过一年的酝酿,2006年,鼓楼区取消了其他年级的“三好生”评选,只在六年级评比“三好生”,同时在各个年级增加了“鼓楼之星”的评选,让“区三好生”与“鼓楼之星”并行,两类奖项不重复提名,申报以自荐和学生、老师推荐,民主选举为主。

  至2007年,鼓楼区彻底取消了“区三好生”的评选,扩大评选面,将全区原“三好生”评比500名学生扩大到近2800多名。只要学生某一方面才能突出,都可以自主申报,参加“鼓楼之星”的评选。

  相对于以前的“区三好生”,“鼓楼之星”增加了学生的参选机会。以拉萨路小学为例,去年被评上“区三好生”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1%,而被评上“鼓楼之星”的人数占10%,达242个人。

  要让所有孩子都有奖

  “我们学校建校以来,从未评过三好生,但每学期几乎每个孩子都能领到至少一张和三好生一样大小的奖状。”南京长阳小学校长杨春基如是说。

  尽管没有“三好生”,但长阳小学每学期都要评选爱心、礼仪、诚信、学习、卫生、勤俭、体育、劳动、自理等九大类“长阳棒小子”。评选过程非常民主、透明:先由学生自我推荐,再由班级小组互评,再由班主任老师签署意见,最后交给学校认定。

  “长阳棒小子”和“三好生”最大的不同还在于,获得“学习棒小子”的孩子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孩子,也可能是学习进步最大的孩子;敢于承认作业是没做完而不是没带的孩子,也可能当选“诚信棒小子”;即使只是独轮车骑得好,也可能成为“体育棒小子”……

  “几年下来,孩子们明显变得更阳光、更自信、更出色。”杨春基说,这套评价体系的一个根本原则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

  不被认可的“鼓楼之星”

  据了解,由于南京“小升初”取消了笔试,几乎所有的热门初中都在招生时要求学生有一些奖项,比如当选过“区三好生”。这样一来,“区三好生”、“区优秀少先队员”就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

  五老村小学校长张遗民说,这两年每到小学升初中前夕,都有六年级学生家长找到他,要让自己的孩子评上“区三好生”、“区优秀少先队员”。

  为了当上“三好生”,一些孩子在评选时甚至出现了拉票行为,家长也费尽心思托人说情,如果后来没评上,还要到学校去找老师算账。

  有的热门初中比较看重“鼓楼之星”中的“学习之星”,使得这颗星成了“鼓楼之星”中的“群星之冠”。而在鼓楼区外的其他区,多数初中不认“鼓楼之星”,有这类证书的孩子升学时少了一个筹码,感到很委屈。

  “初中的招生机制不改变,取消‘区三好生’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鼓楼区某校校长说。

  但也有校长表示,现在的现象是“改革中的阵痛”,是中小学教育价值取向不一致造成的。但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过早甄别孩子的优劣本来就是不对的,希望这一改革能够引导社会关注孩子的多元素质发展,而不是仅仅看重成绩。

 


—— 信息源自:金陵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