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揭秘职业教育招生乱象背后的利益链条

--------------------------------------------------------------------------------
点击次数:2820  发布时间:2008-9-1 11:37:51

 

 由于利益驱动、多方博弈,目前一些职业院校招生已形成巨大的利益“黑洞”   

  8月21日正午,“火炉”武汉的热浪丝毫没有退去,武昌火车站工地旁的沥青路面被太阳烤得几乎融化。在火车站旁边的宏基客运站广场,“双证教育”、“IT软件教育”、“动漫专业招生”……20余所职业学校的招生点一字摆开,场面颇为壮观。只要有旅客走出客运汽车站门口,数名举着“名牌高校迎新点”牌子的人员便包围上去,散发招生传单,宣传自己的学校。

  顶着烈日拉生源,费尽口舌讲政策,招生人员为何如此不辞辛苦?记者多方调查发现,随着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调整和越来越多的人求学观念的转变,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然而,由于利益驱动、多方博弈,目前一些职业院校招生已形成巨大的利益“黑洞”,乱象频出。

  七旬老太收到通知书;招生起纠纷当街逼跪

  职教招生乱象丛生

  坐在迎新点前接受家长的询问,任海(化名)常常感觉世界有些滑稽可笑——一年前见到这所学校派来的招生老师时,他还觉得他们无比神圣;而现在自己也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成了高中毕业生眼里的老师了”。

  任海说,这些客运站广场上的所谓“迎新点”,早在7月就已开始扎堆儿摆摊了,其实更多的不是为了迎接新生,而是为了招生。


  “今天运气不是很好,只接到5个人”,华中一所软件学院的招生负责人介绍,今年暑假,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招到23人。

  据他说,广场上的大多数招生人员都是武汉各高校的留校生,一般每天基本工资只有20元,但每招到1名学生,都会有相应的提成。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部分职校在招生简章上大做文章。武昌的李先生反映,他的儿子今年高考仅300多分,他打算送儿子读民办航空院校。前几天,他帮儿子咨询时,发现北京、河北两所学校的招生简章上,展示的就业学生中有8名学生的照片和姓名完全一样。

  没来由的录取通知书也开始漫天飞舞。今年8月,汉口76岁的老太太丁梅芳却收到来自北京一所职业教育学院建筑动画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让她和家人受宠若惊之余,感到啼笑皆非。

  更让人惊叹的是,2006年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在校中小学生不到400人,开学前夕竟然接到上千封来自全国各地职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因招生导致的恶性竞争同样让人为之侧目。今年7月,武汉地区某高校汉口分校一名招生负责人,因招生起纠纷,被人胁迫架出校门,当街被暴力逼跪。

  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日前组织专人对第二批省直管民办培训学校进行年检则显示:26所学校被限期整改,35所学校被换发办学资格证,其中很大一部分学校与其招生简章上的宣传大相径庭。有的民办培训学校擅自变更校址,任意扩大办学范围;有的未足额配备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有的擅自变更校名等。

  一不小心成了最底端的“蛋糕”

  招生背后的利益链条

  武汉科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芦倩,今年3月在英才网上应聘北京一所比较知名的职业学校招生办主任职位,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学校的就业协议书。

  其中,“劳务费支付标准”作了详细界定,“招生人数为1~10人,甲方支付乙方劳务费人民币1200元/人”,依此类推,招生人数达到200人以上,甚至可获3000元/人的劳务费。如果业绩突出,还可以配送工作用车。芦倩说,优厚的待遇差一点让她心动了。

  后来,学校对她进行电话培训:可以招聘兼职人员招生,回老家或母校拉生源。“高中老师、复读同学、学校校长、咨询登记点”都可以成为利用对象,可以给每个介绍人相应的提成……“越听越像传销”,芦倩说,“我不想去骗人,就放弃了签约。”

  去年暑假,武汉大学一名自考生谭宏(化名)给武汉一高校做招生代理。跑了半个月,谭宏在家乡通过熟人招到4名学生,除去自己的花费,赚了4500元。

  他透露了招生代理的潜规则:招生代理公司派出招生代理在全国各地设点招生。招生代理到了地方后,会凭借往年的“基础”,通过提成的方式迅速发展“下级代理”,而“下级代理”也会以回扣为诱饵聘请自己的“下级”。这样,以利益为链条,在短时间内,招生代理的网络就迅速形成。

  一位名职校招生代理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运作细节:他们一般会与当地学校联系,一些较差学校的班主任、任课老师,都是这些招生人员的最爱。由当地老师召集一些落榜生,集体观看录像带或者直接由招生人员宣讲。面对眼花缭乱的招生简章,涉世未深的学生往往不知何去何从;面对讲得天花乱坠的招生老师,家长们又茫然四顾。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成为招生这个奇特利益链条中最底端的“蛋糕”。

  他透露,这些中学的负责人或班主任、老师,动员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去读相关的职业院校,每介绍成功1名,他们就可获得数百元甚至高达千元不等的感谢费。

  招生工作甚至一直延伸到学生的家中。偏远山区的学生信息不畅通,根本无法知晓学校实际情况,而每到招生时节,一些学校招生人员甚至走村串户、挨家动员,还虚假承诺保证就业。于是,当很多分数线下的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时候,反而因为招生陷阱的存在和招生灰色利益链条的上下通行而前途变得捉摸不定。

  政府监管跟不上,办学实力差距大

  混战背后几多隐忧

  “大一前半年很多课连教材都没有,据说不少老师也是从外校临时聘来的,没办法,既然来了,这就是我们的大学生活。”安徽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周静告诉记者,2007年高考仅300分的她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只是看了几个老师发出的招生简章来报名。“当时连成绩单都没要,我问将来毕业拿什么毕业证,他们说国家承认的毕业证。”现在周静终于明白,所谓国家承认的学历就是自考文凭。

  武汉市第一职教中心党委副书记严春年介绍,每年职业学校间的生源混战,严重损害了职业教育的声誉。由于高佣金的诱惑易使招生代理利用不对称的信息甚至虚假的信息骗取学生入校,一定程度上形成招生欺诈;其次,高佣金的生源争夺战,容易导致民校招生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高佣金也将转嫁学生,造成学生学费负担加重;有的学校成立了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招生班子,主要精力从教学转向招生,也挤占了民校教育经费,降低教学质量。

  部分职校招生混乱也因执法主体不明难以得到有效遏制。7月24日,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工商所以涉嫌虚假广告为由对一家从事非法招生的职业培训学校查处,却发现该点持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复并下发的“办学许可证”。至今该假冒招生窝点仍未被查处,原因是工商、劳动两部门各执一词,均认为对方是执法主体。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法规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非该点存在非法培训,劳动部门才可以查处,但现在该点不属此范围。

  在记者采访中,有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社会力量都在办学,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归口,这在管理上加大了难度,目前民办学校数量很大,竞争也激烈,这就导致在招生中一些违规现象的出现。要想规范招生市场,还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

  “政府监管跟不上、办学实力差距过大,则必然会引发恶性竞争”,武汉科技大学社会学专家孙君恒教授表示,有关部门应出台更为详细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实行归口管理,建立、健全民办培训机构的扶持和约束政策,同时敦促行业成立自律组织,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加规范,良性发展。

 


—— 信息源自:中国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