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高校后勤发展提高的必由之路——河北大学后勤改革的经验
高校后勤实体发育成熟后,还要不断修炼自己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市场的大循环。而这种自我修炼的过程正是高校后勤职业化的过程。高校后勤服务职业化是高校迅速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师生员工人数增长很快,服务要求的多样化必然对作为其保障系统的高校后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需要多门类专业的知识、能力,没有这些知识、能力就不可能做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
河北大学后勤从学校行政系统剥离后,注册了独立法人,之后又推出了以“建立管家型专职服务体系”为核心内容的第三步改革,提出了职业化后勤建设的理念,这样就适应了后勤企业的自身发展规律。职业化后勤建设的过程是后勤实体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由经验式管理转向科学化、专业化管理的过程,是高校后勤实体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先进的职业理念是引领后勤企业健康发展的航标
改革后的高校后勤实体,应该遵循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树立自身的企业理念。几年来,河北大学后勤集团以为学校服好务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管家型”的服务理念,主动做学校的“大管家”,建立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服务的队伍。
为此,学校后勤集团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专职化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服务品牌。在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参照同行业工作规范和操作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后勤服务项目的对外承诺标准和内控标准五大项共计700余条,并提出了“服务有标准、作业有规范、过程有控制、质量有考核、岗位有职责、从业有培训”的职业化建设标准。他们还建立了24小时全天候的后勤综合保障服务热线,提出“有困难找后勤”的口号,真正做到了服务与需求同步、员工与顾客呼应,为学校服好务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先进的职业理念,令学校后勤集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提高,在每年两次的满意度调查中,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从2000年改革之初的70%上升到现在的95%以上。
提高职业能力是后勤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保障
高校后勤是一项十分务实的事业,不但需要先进的职业理念,同样要有过硬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后勤职业化建设的基本功。随着社会发展,学校师生员工的后勤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现代化的服务设施条件也正逐渐成为提供高校后勤服务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后勤企业员工要不断适应高校后勤服务的新需求,掌握各种现代化服务设施设备的操作、使用,为学校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河北大学后勤集团先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骨干员工开展职业化技能专项培训,成立了青年骨干员工培训班和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夜校,多次组织员工集体开展素质拓展训练。集团和高职院校建立双向合作关系,后勤选派优秀员工到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成为高职院校实习就业基地,吸收优秀的高职毕业生直接到后勤工作。针对设备设施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实际情况,河北大学后勤集团还组建了信息中心,全面启动了后勤信息化建设,先后开发了饮食物流管理系统、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网上报修系统和网上招标竞价系统,引入了财务核算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OA办公系统,实现了集团的无纸化办公和异地办公,实现了集中供暖和电力监控的微机全程控制、物业和园区管理的电子智能监控等,管理模式也由传统的信息层层流转的金字塔型转向了信息同步流转的扁平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升职业素养是提高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个现代企业的员工首先应该成为人格完备的社会成员。就职业素养而言,应该包括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说职业理念确立了后勤与服务对象等外部关系的话,那么职业素养是对企业内部内在文化的培养与提升。21世纪是一个文化竞争的时代,企业文化在公司的整个运行中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将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勃勃生机与不朽的生命力。职业素养作为文化层面的因素,将成为后勤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几年来,河北大学后勤集团不断加强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他们把高校后勤比作“不是教室的课堂”,力争把后勤员工打造为“不上讲台的老师”。后勤员工从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以自身勤勤恳恳工作的模范行为、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赢得学生的肯定,以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去赢得尊重。河北大学后勤集团认为,在大学生活中,除在书本上和课堂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外,人文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着后勤提供的优美校园环境、感受着后勤企业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因此,后勤企业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学生可以透过接触后勤这一社会服务来观察社会进步的规律,培养社会意识,更好地认识社会。
河北大学后勤集团还通过报纸、宣传栏、网站等途径对员工进行动员教育,倡导员工以学校为家、把师生视为家人、把工作视为家事;表彰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实践证明这些工作是有效的,集团每年都涌现出大量的好人好事,收到学生大量的表扬信、感谢信。新校区学生公寓一名普通的楼长,和学生建立了深厚情谊,因工作调整要到其他楼工作,楼内学生知道后,300多名学生联名写信给集团领导,感谢楼长给他们提供的无微不至的优质服务,挽留楼长继续在原岗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