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5192 发布时间:2008-8-6 11:27:32 教育部日前在其网站发布《地震灾区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发出通知对有关工作做出部署。 通知指出,5·12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全国各个系统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工作者深入灾区对陆续复课的中小学生及时进行心理援助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目前,对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干预已经度过了应急期,大部分心理援助志愿者也开始陆续撤出灾区,灾区中小学9月将如期开学,地震灾区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将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环节,科学、有序、持续地进行。 通知要求,灾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协调和管理,既要统筹好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又要劝阻不够资质的团体和个人进入中小学。要对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和调整。 通知说,学校开展这项工作要坚持科学性,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分人群组织实施,创设灾后心理辅导的良好校园环境,建立尊重、平等、接纳的心理辅导氛围。要在课时上适当安排专门的时间开展心理辅导与教育活动。要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寻求支持和指导。 教育部提倡设有心理学类专业的高等学校,通过网站、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解答灾区中小学教师的问题,为灾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 信息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