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8年高考成绩的公布,考生们的心情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进入理想大学的学生自然心情愉悦,然而对于落榜生而言,这个暑假则变得异常难熬。不过,上大学并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社会教育产品的多元化让落榜考生有了更多选择:复读、出国留学、非大学教育……每个落榜生都能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上大学已成为在社会上谋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在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找到工作"。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则透露,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多万。尽管大学毕业生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却无法完全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今,企业招聘用人更注重实践经验,选择人才也由"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与传统大学相比,非大学教育机构能更深入地了解就业市场,定位更准确,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应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是非大学教育发展的根本之所在。"思远双N职业人才研究院院长、思远双N课程体系总设计师曾云说,"思远双N从创办以来,就一直提倡以市场需求、企业发展为导向,培养企业最需要的具备高等知识结构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换句话说,思远双N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
曾云表示,所谓实用型人才,就是一到企业就能承担基本工作职能的人才。由于高中和大学教育实践机会相对较少,教学内容和工作需要脱节,导致企业在招录新员工后,往往要用长达半年的时间来重新培养,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而思远双N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解决之道为:针对岗位设置专业,针对岗位技能要求设置课程,将企业新员工培训体系完全移植到课程体系中;提供大量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机会,甚至连考试也完全采用实践考核的方式,将企业岗位要求明确无误地传递给学员;选择典型真实企业,建立模拟或者虚拟的工作环境,以此来取代传统的学习环境,使学员在此环境中更加真实地了解和理解岗位要求。
随着2008年高考成绩的公布,考生们的心情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进入理想大学的学生自然心情愉悦,然而对于落榜生而言,这个暑假则变得异常难熬。不过,上大学并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社会教育产品的多元化让落榜考生有了更多选择:复读、出国留学、非大学教育……每个落榜生都能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曾云说:"思远双N的教学过程完全贯彻了就业导向的思想,独创性地提出了%27职场模拟舱%27教学模式,学员通过一年的学习就能具备相当于一年的在职工作经验,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此外,思远双N还通过%27金种子计划%27,将典型企业的岗前培训完整地引入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了学员和就业岗位、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