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08年IT职业培训行业高峰论坛”后,北大青鸟总经理杨明提出“以企业用人要求为基准的课程逆向设计的模式”受到了IT教育业界的关注。这种课程逆向设计模式,主要是将课程的着眼点从教育方转向企业方,对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计课程,它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IT人才。
以北大青鸟在今年年初发布的产品ACCP5.0为例,该课程在经过长达1年的市场调研,对近400家企业进行了深度访谈,专业分析了5300多条用人企业的招聘需求。结合企业的招聘需求及岗位工作需求,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确保课程内容的岗位适用性,前瞻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课程是IT教育培训的生存的根本,是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力、实现就业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在更新速度较快的IT教育行业,课程的设置往往跟不上社会的需求。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主任蒋宗礼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10年来,中国信息产业以年均30%的增速飞快发展,是同期GDP增速的3倍;早在2004年年底,信息产业已占到GDP的7%,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但是,在如此好的行业形势下,目前我国400万名IT专业学生却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
在问及课程设置如何保持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时,杨明还对记者表示,计算机行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对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要求高,为了保证培训学员的就业竞争力,青鸟在设计课程时除了核心的基础理论部分,更把重头放在了最新的应用操作、项目实战上。为了保证实用性,青鸟每18个月就升级一次课程,所以基本上每一批学生学到的知识都不重复,都是最新的,能最快适应市场的。正是由于课程的设置符合社会的需求,近10年来北大青鸟为IT行业已经累计培养了30多万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