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河南省遂平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职工多次给记者打电话,说学校今年暑期给教职工下任务:秋季开学,完不成招生指标,罚款;招不到新生,停岗。这让全校130多名教职工整天发愁。一位教师家属说:“学校逼着教职工去招生,我妻子有天深夜睡梦中突然醒来,穿上衣服说要招生,吓得孩子哇哇大哭……”
说句实话,上述情形,笔者非常理解和同情。近些天来,笔者已接到十几个求助电话,求我帮忙的都是在当地职业学校任教的老师,他们每人手里都有数目不等的招生指标。据说中层以上干部至少要招10人,班主任老师至少要招7人,而一般任课教师也要至少招够5人。为了招生指标,不仅全校总动员,而且对大部分老师来说,更是要全家总动员。
毋庸置疑,当下对绝大多数职业学校来说,招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没有生源职业学校就没有生存之道。但是生源问题,的确是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一个最大的难题,据统计,每年春招,完成任务的学校不足30%;而每年夏招,完成任务的学校也不足60%。招生难已经成为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鉴于此,职业学校把功夫下在招生上,应在情理之中。但是,如果仅仅用下指标的办法强迫老师进行招生,我想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对老师的正当权益有所伤害,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竞争。实事上,每逢春招和夏招,有些学校,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招生指标,就会不择手段,用贿赂生源学校或提供招生回扣的办法挖生源、拉生源、抢生源。这种混乱的招生局面,不仅滋长了歪风邪气,还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烦感。
可见职业教育要破解招生难题,只在招生上下功夫还远远不够。招生难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受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很多家长不甘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实际上,现在不少职业学校只是重招轻教,对学生疏于管理,很多学生在校学不到一技之长;三是就业安置不力。每年除了有少数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外,大部分就业安置都不可靠。
可想而知,靠“忽悠”办学的职业教育很难走远,这样的职业教育怎么能吸引学生?所以,笔者建议职业学校要尽快从“招生噩梦”中醒来,职业教育想真正摆脱招生困境,绝不能只把功夫下在“招生”上,而应该用在“办学”上。当然,要想办好职业教育,还需要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大力扶植。“春来草自青”,试想,如果人们的观念更新了,办学质量上去了,就业之路拓宽了,到那时,职业学校又何愁生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