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选择学校是考研的开始 择校四种心理分析

--------------------------------------------------------------------------------
点击次数:3350  发布时间:2008-7-19 11:03:01

 

  选择学校与专业是研究生考试的开始,是漫漫考研路上的标杆。有许多同学虽然早早做了考研准备,但学校和专业犹豫不定,时间久了就会慢慢懈怠,最终导致原地踏步停滞不前。所以在考研进入攻坚阶段的7、8月份,理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院校和专业迫在眉睫!

  选择学校时不要一味认为清华、北大就是每个人最理想的大学。如同西方名言:“玫瑰花不会因为它的名字不叫玫瑰,就不芬芳”。研究生不会因进不了名校就不能学有专长,做出成就。这就好比每个人脚上所穿的鞋一样,合脚、舒适才是最重要。报考研究生其实是和自己竞争,能否成功也要看能否扬长避短。

  先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考研?

  1、为了父母亲朋的期望和自我的荣誉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名校情结。也许是童年的梦想,也许是现实社会的逼迫,也许是光宗耀祖的虚荣,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名牌大学成了众多考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孜孜以求的梦想。北大、人大等名校是众多考生集中的地方。在这类学校,个别系的考生就可能超过1000人,没有绝对高的成绩,基本上难以保证被录取为计划内公费生。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建议同学可避开这类学校的这类专业。当然,一些热门专业或热门学校中仍存在一些相对的冷门方向及专业,同学不妨有选择地报考。选择报考名校的“冷门”既能确保考研成功的概率又能赢得鲜花和掌声,适合于为父母亲朋的期望和自我的荣誉而考研的同学。当然,如果自己很有信心且早有准备,拼一拼好专业也是可以的。

  2、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首都经贸大学信息系的郭新忠谈到他的跨专业考研经历时说,两年前,我还是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忽然决定报考数量经济专业的研究生,一则是因为觉得冰冷的键盘和闪烁的光标太缺乏人情味;二则是梦想把计算机这一最先进的工具用于当前经济热点的研究中;三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的研究经济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想法。总之是运用了个人爱好加社会发展趋势的“决策原则”。

  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如果没有兴趣为动力,很难保证考生有复习到底的毅力,保证复习的效率。考虑到日后的读研,对于一个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的同学来说,选择专业好的学校成为必然。名牌大学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中,一些非传统专业和非强势专业往往是随着学校扩招而新增加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科建设也相对薄弱,这些新开设专业的实力甚至不如某些普通院校。相反,一些普通高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例如,北京语言大学的综合实力比不上北京大学,但其对外汉语专业实力丝毫不逊于北大,是众多有志于在对外汉语领域一展身手的考生追逐的目标。选择普通高校里专业排名靠前的优势学科报考,同样具备专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还可以避开挤车撞车现象。同样选择B、C地区较好高校的好专业也可以。

  综上,这类同学一定要多积累专业排名、师资力量、科研实力、是否为国家或省重点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以确定院校的范围。然后,结合自身复习情况对院校进行比较选择。

  3、为了就业有保障

  一是对就业地理位置的考虑。一些考生的计划比较长远,很早就把目标院校锁定在自己心仪的工作地点。读研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对城市文化和地理位置的熟悉等,在找工作时都可以派上用场。再者,毕业后异地找工作非常吃力,远途往来的不菲费用且不说,临毕业忙于论文答辩、办理离校手续等各种琐碎杂事,时间安排上也非常不便。在就业理想地读研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二是对社会就业形势的把握。有关人士认为,许多考生缺乏对社会就业形势的估计,在报考上容易盲从热门专业或名校。但是,目前的就业形势变化很快,眼前的“热”专业,并不代表以后的就业形势一定会好。名牌院校的背景无疑可以增加就业的砝码,然而名牌并非万能通行证。现在一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更重视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并不是每个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操作水平,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的学科研究也不一定适用于一般的企业。所以,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要理性的向自身的就业条件和就业兴趣上靠拢。

  4、为了经历考研

  在茫茫考研大军中,不乏为了经历考研而参与进来的同学。他们的结局大多确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有些人考试之前黯然离去,轻言放弃,另外一些则轻装上阵,马到成功。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心态。

  “性格决定命运,态度改变一切。”虽然出发点都是要在考研中学习、在考研中磨砺,但是前者从来没有真正的参与进来,一遇到压力和困难就想要退却,耐不住寂寞,而后者却为自己选择了最好的学校放手一搏。前者患得患失,害怕考试的结果贻笑大方,考试时罢考。后者不记得失,考前抓紧时间,考时有条不紊。

  在研究生考试现场,有许多学生说自己是“考着玩”。这种心态很好,但不是考不上的借口。这样的考生,应该为自己选择一个较高的目标,经常给自己一些压力,最好选择211工程大学。对于那些想在考研中磨砺自己,想真正见识学术前沿的有志青年,值得报考名校一搏。即使没有考上,也学到了东西,无怨无悔。

  除上述自身因素外,还要从实际的可能性考虑,获取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对比。在竞争态势上,一是要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最低分数线;二是要看所报考的专业院系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应该尽量多收集过去几年的数据,有助于把握学校的发展趋势。

  尽管“有志者事竟成”,但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去和那么多人竞争,仅有志气是远远不够的。考研是一个拼搏与运气、心理考验与智力考验交织的过程,一些偶然成份在报考专业与学校时显现的淋漓尽致。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才能使偶然趋于必然,避免人云亦云呢?这确实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大家多积累、多总结、多比较、多思考。


 


—— 信息源自:腾讯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