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反思:公众期待什么样的高招制度?

--------------------------------------------------------------------------------
点击次数:3400  发布时间:2008-7-17 11:40:31

 

  继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中加60分录取蒋方舟后,武汉市东湖中学毕业生张孟苏因助人为乐受新加坡招生教师垂青,其录取经历有点“传奇”。

  不管是真是假,这些“招生特例”得到了赞扬,也受到质疑。人们对“分数量”的高招制度诟病的同时,对自主招生存在某种担心。

  “传奇”的录取故事

  7岁开始写作,9岁出书,“少女作家”蒋方舟受人们关注。如今,高考总分561分的蒋方舟被清华大学加60分优录,这事引起了争议,名校不拘一格录取人才的尺度成为争议焦点。不久,新加坡学校录取非“尖子生”张孟苏一事又引来讨论。

  据了解,高考结束后,张孟苏到武汉大学参加一场高校招生咨询会,正赶上暴雨,赶到时不少学校的招生人员已在撤展,当时,西南大学的一位女教师在拆摊位的雨篷,由于个子不高,拆起来很吃力,路过的张孟苏看见后二话没说就帮忙拆。这一切被一旁的一位新加坡学校老师看在眼里,当张孟苏准备离开时,被叫住了……

  择才优录引发热议

  在国内某门户网站关于“你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拟加60分录取少女作家?”的调查中,共有7万多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认为“清华不拘一格录取人才,体现名校风范”的支持者有48770人,占总数的69.49%;认为“降分录取对其他考生不公”的有19278人,占27.47%;表示“不好说”的有2138人,占3.05%。

  张孟苏事件似乎尤其引人关注。在国内某门户网站展开的网上调查中,已有134000多名网民参与,其中122000多人表示赞成,认为此事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代表人才培养新方向。

  但有网友疑问:如果张孟苏综合素质高,高考为什么只考了445分?

  更多的议论指出,张孟苏是一块“指示牌”,国外高校考评更多是学生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这值得国内高校借鉴。

  对于清华优录蒋方舟的网民调查中,有近三成的网友认为这对其他考生不公。而对于外国学校凭借综合素质预录张孟苏的反对声很少。有人不禁问,假如一所国内知名大学也如此录取张孟苏,人们会不会赞同?

  期待什么样的高招制度?

  一边是“一条分数量到底”的高招录取制度遭人诟病,一边是不拘一格取才的自主招生被人担心某些“潜规则”引发不公。从2003年开始,我国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选拔通过高考不容易发现的特殊才能学生。但是,从“蒋方舟的讨论”到“张孟苏的热议”,人们可以看出,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招生制度的尝试在争议中推进。

  武汉市一位重点中学的教师指出,对应各方的争议,高校强化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是问题的核心。高校应制定相关制度和招生的学术标准,排除行政力量对招生的干扰。此外,高校应通过媒体与网络平台公示自主招生的详细信息,包括这些学生的家庭信息(在不涉及隐私情况下)、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综合评价、社会服务表现、大学面试考查成绩,以及学校取才标准等,使招生过程公开透明,以便接受社会监督。

 


—— 信息源自:沈阳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