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青海海南消防支队后勤工作以总队、支队两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为依据,紧紧围绕部队正规化建设和“三基”工程建设,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和“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优良传统,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立足部队建设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出谋划策,自己动手建设部队,想方设法改善官兵工作、生活环境,为部队全面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一是经费管理及财务审计制度落实到位,争取经费措施有力。在经费管理方面,坚持党委当家,财务部门理财原则,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下的“一支笔”审批的财务制度,防止个人说了算,坚决杜绝乱开口子、乱批条子及多头审批的现象。要求各项经费开支,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使各项经费用之有度,开支有据,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按预算实施管理,厉行节约,杜绝超支现象。在经费使用与管理方面,支队后勤处坚持做到年有安排,月有计划。坚持无预算不开支,超计划不开支,超范围、超标准不开支。同时,对于超支的重点科目如:电话费、水电费、卫生事业费等采取重点管理的办法,制定制度,严格落实,从根本上杜绝超支现象。三是转变观念,明确职责,严格制度的落实。教育各级财务人员从过去“标准加补助”向现在的“标准加管理”的观念转变,从而使经费使用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严格按照《青海省消防总队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加大对各大队的财务管理力度。四是严格落实业务经费管理规定,加大业务费争取力度。年初,在海南州召开的州常委会议上,州政府领导专门听取了全州消防工作情况专题汇报,对目前消防业务经费不足等困难进行了研究,对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商定,最后形成纪要,要求各县消防业务经费在去年的基础上也要适当提高,同时增加了支队本级消防业务费,与去年相比增加了37.5%,并拨专项经费40万元,用于购置抢险救援器材装备。各大队业务费平均增幅为60.5%。
二是加大农副业生产收益,拓宽预算外资金来源。为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思路,树立科学发展观。支队依托现有场地积极开展家禽养殖和蔬菜种植,聘请农科所技术人员对支队养殖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进行了科学种养,在生猪喂养上采取以往的湿料喂养改为现在干料喂养的方法,确保支队的农副生产走向科学化,进一步提高了农副业生产收益。目前种植菜瓜等20个品种蔬菜,存栏生猪15头和其它家禽类共计60头(只),截止六月底纯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0%,使支队的农副业生产不断从整体上向规模型转变,以补助和改善官兵生活,保证官兵吃上自产的放心肉菜。在预算外资金来源方面,支队将任务进行了逐级分解,定责任、压胆子,充分调动了官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官兵的福利得到了改善。
三是切实加强伙食管理,提高官兵生活保障水平。支队按照《青海省公安消防部队伙食管理实施细则》规定,为提高官兵对伙食满意率,保证官兵身体健康,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按照上级要求。一是对官兵的伙食进行了科学的安排,并结合支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官兵伙食调配,提高饮食营养,切实把对官兵生活上的关心落到实处,让官兵吃够标准、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以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执勤任务中去。二是继续抓好“分餐制”和“军人营养食谱”的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提高炊事员的烹饪调剂能力和伙食管理,并专门设立了伙食公布栏,以便广大官兵及时了解伙食开支情况。
四是促管理,提高装备的使用率,不断加强联勤保障体系。一是为防止支队机关、大、中队在后勤管理中重钱轻物的思想,支队制定完善物资财产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要求各大队对消防车辆、器材装备、营房营具、桌椅板凳,都要建立账簿,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常清点、常检查、常维修,使完好率达到100%,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程序,最大限度地挖掘物资财产的使用效能。二是为合理使用和管理车辆,对支队机关的行政用车,进行了管理、使用分配,对维修、油料的管理使用进行了标准定额,以利于节约经费,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三是依托社会资源与地方单位建立了联勤保障体系,签订了执勤车辆维修、油料供应、物资器材的供给协议,形成了内部保障与社会化保障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灭火抢险救援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