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细致的保障模式
6月28日,笔者驱车沿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前往地震灾区宁强县。一路上,不时能看到由汉中军分区开设的接待点。走进一个接待点,电风扇、洗漱用品等一应俱全。不远处,摆放着7张干净的餐桌。正在就餐的6名群众告诉笔者他们都是四川绵阳籍在外务工人员,准备返乡进行灾后重建。一路上只要找到接待点,吃住都免费。在高速公路洋县段,笔者看到,驻江苏某部队的一辆大型救灾车出现故障,汉中军分区紧急拖运抢修,并租用地方车辆将救灾物资继续前送。
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是入川的重要通道,地震发生后,汉中军分区把全力保障救灾车辆通行作为重要任务,先后设立17个服务接待点,为过往救灾车辆和往返民兵搭建临时帐篷120个,提供食宿1万多人次,发放各类食品4.2万元,保障油料8吨,维修和租用车辆28台。
【感言】这次地震灾害范围广、救灾队伍多。汉中军分区探索科学的保障模式,采取定点设站与机动保障、直通保障与属地保障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了保障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军地一体的保障体系
6月28日凌晨,30辆满载食品、药品、帐篷等物资的卡车从汉中军分区驶出前往四川灾区。这是汶川地震发生后,该军分区第13次征集地方车辆参与救灾物资运输。
灾情发生后,该军分区迅速启动军地联合保障应急预案,紧急动员军地力量,打响抗震救灾的保障战。一台台军地车辆被紧急征召,一批批救灾物资被运往一线。笔者了解到,所筹集的物资,从矿泉水、方便面,到雨衣、帐篷等一应俱全。
【感言】这次地震灾害危害程度大、需要物资多。汉中军分区强化军地协作意识,提高联合保障能力,构建起军民融合、快捷高效的联合保障体系。
完善快速有效的保障机制
6月29日凌晨,天气预报宁强县、略阳县地震灾区将有大雨。为保障支援灾后重建的某部官兵生活供应,汉中军分区召开紧急碰头会,商讨对策。迅速备齐2000多公斤的生活物资,组织民兵向救灾一线运送。
这个军分区结合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际,不断完善各种保障机制,经常开展后勤业务训练,锤炼官兵完成多样化任务的本领。正因为具备了这种能力,在灾后短时间内,他们不仅出动快,而且保障好。
【感言】这次地震灾害延续时间长,保障任务重。汉中军分区依靠平时不断完善的保障机制和刻苦练就的保障本领,闻令而动,动若风发,完成了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