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义务教育何以变成了“软柿子”和“大家拿”?

--------------------------------------------------------------------------------
点击次数:3184  发布时间:2008-7-7 11:51:29

 

    国家审计署通报了对16个省(区、市)的54个县(市、旗) 5年来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调查结果。结果显示除了部分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外,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管理不善和乱收费现象。审计调查的54个县中,有46个县的中小学校和教育、财政部门共挤占挪用公用、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经费1.15亿元,占同类专项经费总额的3.8%。自立项目乱收费和向学生收取明令禁止的费用共5109.99万元。违规代理收费11181.58万元。

    从触目惊心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义务教育在某些地区赫然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软柿子”和“大家拿”,谁见了都想捏一把,谁见了都敢拿一点。加强国家基础教育建设,减轻群众教育负担,九年制义务教育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在缺乏有效监管和社会竞争加大的社会背景下,义务教育却在不少地方完全走了形变了样,非但没有达到发展教育的本来目的,而且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新的负担和额外支出。

  出现这种情况,凸显出义务教育经费监管上还存在薄弱环节,缺乏相应对对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规程,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缺乏相应的约束和惩处机制。前几天媒体披露临近放假,广东雷州市义务教育经费补贴却只到帐一半,致使学校经费紧张。而导致这起尴尬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市政府盲目进行城市改造、搞扩建改建,欠了承包商巨额工程费。无奈之中,法院强制执行,冻结了市财政帐下本该属于义务教育经费的资金。

  同时,很多地方教育经费难以足额到帐,加之现实经济利益的刺激与诱惑,不少地方变相收费,巧立名目变着花样乱收费,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缺口和某些教育部门权利者的私欲。诸如择校费、赞助费、补课费、课外培训费等等,在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4月16日《城市晚报》披露:吉林市迎宾路某小学,要求学生都在学校食堂就餐,对于不在食堂订餐从家里带饭来的学生,把他们全部撵到外面去。孩子们无奈拿着饭盒到处跑,操场、维修室、收发室等地都成了孩子的就餐场所。可以说为了经济利益,巧立名目乱收费已经成了迫在眉睫必须解决的现实瓶颈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国民教育最基础的义务教育阶段,更应该是重中之重,而绝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要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使经费既有稳定来源,又有公开透明的去向。对违规挤占教育经费的要进行严厉查处,性质严重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惩处。同时,要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整束教育行风,解决打击杜绝任何违规变相收费行为,使义务教育真真正正体现出“义务”的特点,使义务教育成为全民享受的一种社会福利而并不是经济负担。

  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在农村普遍实行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免除城市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是一个新起点,也是一个新考验。积弊不除,必生新疮,以在城市开始义务教育为契机,狠刹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乱收费现象,该是出狠招下决心的时候了。

 


—— 信息源自:博客中国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