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小组成果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我在中长跑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合作锻炼阶段——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质状况、学习能力等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个小组,每组由耐力素质一般的学生和较好的学生组成,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并给各组一名速度耐力好的学生起一个冠军的名字,如“王军霞”、“邢慧娜”等。让他们负责协助自己小组其他成员进行长跑练习。在学生长跑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安全地到达终点。
讲解质疑阶段——营造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
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之后,我将长跑中的有关注意事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各小组学生思考、讨论。比如:怎么调整呼吸?出现“极点”怎么办?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各小组可以对所学教材内容提出质疑,可以对老师的讲解谈出自己的认识、感受、体会,也可以对所讲内容进行补充。尽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
考核评价阶段——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
长跑考核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体质和平日里练习情况的观察,将学生进行重新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考核的办法是分组进行,老师规定所跑的距离,只记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学生的时间,将两个时间相加除以本组人数作为该小组的最后成绩,其值的大小作为各个小组学习结果的评价。另外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还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关注学生协作练习的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于是就出现了各个小组团结协作、不甘落后、人人争先的教学场面,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