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伟指出,不管市场条件如何,媒体的产业属性都会强烈要求通过传播实践,积极参与社会领域的活动并获取收益,而媒体的政治性决定了大陆主流媒体被赋予引导舆论的神圣职能。引导舆论的成效,往往体现于不断改进和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水平。目前,大陆主流媒体正通过应用新的报道手段,提高新闻信息报道质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不断增强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力,发展新媒体,拓展新闻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提高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
蔡小伟说,大陆主流媒体十分重视涉台和对台报道,这是大陆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导向功能的一个部分。由于传播对象主要是台湾民众和关心台湾问题的相关人士,这种报道具有特殊的政治性和敏感性。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信息传播亦较过去有所发展,台湾新闻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关台海问题的评述已从过去的纯官方立场,变为两岸学术界及社会各界评说的热门话题,成为两岸媒体报道的一大热点,而且将是长期的关注点。
对于目前两岸新闻传播交流现状,蔡小伟用“严重不对称”来形容。他举例说,以驻点采访为例,1993年大陆单方面开放台湾记者来大陆不间断采访。迄今为止,大陆已先后批准13家台湾媒体在北京、上海、福建、四川等地驻点采访。近年来,国台办又接连推出下放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审批权、延长台湾记者驻点时间等一系列措施,使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更方便、工作更顺利、渠道更畅通。相对于大陆方面的 “热情洋溢”,台湾方面却在两岸新闻交流上“冷若冰霜”,两岸新闻交流严重不对称,台湾记者来大陆多,大陆记者去台湾少,反映在数量上,约为15:1,差距很大。台湾媒体来大陆容易,大陆媒体赴台难;台湾记者在大陆采访方便,大陆记者在台湾采访受限多,大陆方面一步一台阶推动两岸新闻交流不断更上层楼,台湾方面态度消极,开放步骤既慢且小。
蔡小伟强调,新闻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力,是增进两岸了解、沟通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两岸新闻交流上“陆热台冷”的状况,无益于两岸的沟通,无益于两岸的互动,无益于台湾同胞的利益,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
蔡小伟最后说,两岸关系的发展为两岸媒体合作提供了更大空间。扩大两岸新闻与传播交流合作,旨在寻找两岸传播中共存的意义空间,让传播双方加深了解促进交流。进一步了解对方媒介的价值取向和对方的阅听习惯,使两岸信息充分传播,使已传播的信息得到两岸民众的充分理解,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两岸本来就有共存的意义空间,如果两岸信息都能客观公正地的传播,那么传播得越多,共存的意义空间就会越大,两岸人民就会更了解对方,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就会营造出更有利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