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北京高考作文题材用唐诗 于丹等学者称赞有进步

--------------------------------------------------------------------------------
点击次数:2788  发布时间:2008-6-9 13:44:28

 

今年高考作文题列出了唐朝诗人刘长卿的诗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借此让考生谈自己的看法。据了解,自北京2002年高考自主命题以来,这是首次以唐诗为作文题材。昨天,记者分别请高中任课老师、参加高考的学生和著名作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高考试题原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

老师

今年着重体现文学特性

北京二中语文教研组组长范锦荣表示,今年的作文题材是北京自主命题以来首次以诗句的形式出现。去年作文体现出北京地方特色、地域特色,而今年则着重体现出文学特性。

“今年作文题目在导引中给出考生四个提示,只要考生顺着这四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延展、拓宽都可以。”范锦荣说。

“这种形式不算是一种很陌生的题材。”范锦荣表示,虽然模拟题中没有出现过,但之前有过类似的作文题,是引用一个哲学家的话:“我不在空中跳舞,我在地上行走”,以此来比喻“我只脚踏实地做一件事情,不做虚幻的事情”。 

比往年增加了立意难度

北京新干线学校高考专家组语文高级教师毛穆兴认为,今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说到底是一个材料作文,尽管文题对引用的两句唐诗作了一些破译,但与往年的作文题目相比,还是增加了立意的难度。

如果单从这两句诗来看,是可以理解为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春雨细而湿衣不见,闲花落而至地无声,写出春的美好而宜人,由此引发开去,由春天喻指当今社会。至于第2、3种理解,则适应写成记叙文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第4种理解则可侧重写成议论文。

总之,今年作文试题题目有创意,适应擅长不同文体的各类考生。 

考生

交卷后不记得作文题目

在昨天的四中高考语文考场,11时至11时30分,有8名考生提前交卷走出考场,但几乎没有一人记住高考作文题目。

11时02分,允许交卷时间刚刚过了两分钟,一名身穿绿色T恤的考生就疾步走出了考场大门。3分钟后,第二名提前交卷的考生也走了出来。“作文是以一句诗为题,自由发挥,那句诗我没见过。”对于高考作文题目,他只记得其中提到了花。

此后的20多分钟,陆续又有6名考生提前交卷走出考场,但没人能准确说出诗句的原文,只有一名考生只记住了诗的后半句。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没有见过这句诗,有个别考生甚至表示没写作文。

“熟脸”考题感觉并不难

“以一句诗词为题的形式以前我见到过,感觉还不错。”昨天,走出语文考场的北师大二附中考生典典说。

11时07分,刚刚走出考场的典典立即被记者和考生家长团团围住。当被问到作文题目的时候,典典告诉记者,题目的原文记不住了,而以唐诗为题写作,她以前见过这种形式,所以并不觉得难,“我已经检查了好几遍了,题目还行吧。”

“考试之前,我把《孔子》、《老子》、《庄子》挨篇给孩子分析讲解了一下。”家长安先生知道题后比较放心,“虽然没想到是古诗,但与之前准备的有些相近,孩子应该会有思路。” 

作家

苏叔阳:作文题大大进步

著名剧作家苏叔阳接到记者电话前,刚刚知道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为题材。

他对今年北京作文题目的评价颇高,“今年是大大进步了。”他认为,往年的考题关注社会话题,而今年的比较强调文学性和艺术性。

“这道题目考核的是学生的素养,是检查学生平时所学、所积累。那些综合素养好、艺术感觉比较好的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会感觉得心应手,但那种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遇到这样的作文题会发蒙的,因为他们平时对文学对生活缺乏体会和领悟。”苏叔阳解释道。 

学者

于丹:对综合能力尊重

北师大教授、学者于丹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发散性很强,它是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尊重。“希望大家以后能摆脱押题的路子,综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她归纳说,这个作文题目主要对学生三方面进行考核:第一,学生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看答题人对人与诗结合得如何,活学活用得如何;第二,看大家对名诗名句的不同理解,对人人熟知的名句讲出自己的新解,这是题目最大的难度;第三,考古为今用,学生必须跳出时代,结合当下的生活进行阐释,读出另外的内容,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近10年高考作文题目

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2001:诚信

2002:全国卷:心灵的选择北京卷:“规则”或“规则与……”

2003:全国卷: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北京卷:转折

2004:全国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北京卷:包容

2005: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2006:北京的符号

 


—— 信息源自:中国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