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湖南高考作文同题写:“难得糊涂”

--------------------------------------------------------------------------------
点击次数:3035  发布时间:2008-6-9 13:40:16

    “难得糊涂”的生活辩证法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个字可以说是驰名古今,广为流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它意思模糊,可作多种理解,适用于各种职业不同心态的人表达胸怀,还在于这它蕴含哲理,表现了一定的生活辩证法,颇能使大多数人产生情感共鸣。

  “难得糊涂”至少有两种解释。一是糊涂好,糊涂难能可贵,凡事还是糊涂一点好。二是糊涂不好,不容易糊涂,怎么能够糊涂呢?大家都知道,世界是矛盾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处处有矛盾。但矛盾的表现有时是明显的,有时又是模糊的,那么处理矛盾的方式有时是明确的,有时又应该是糊涂的。古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既然模糊有时是美好事物的客观存在,那么糊涂有时就成为维护美好事物的正确方式。这就是生活辩证法。

  据传,郑板桥的一个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本地知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信后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又写“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条字幅。并在“难得糊涂”下面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正确处理邻里之间的矛盾,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伤和气,还是糊涂一点好。若是鼠肚鸡肠、斤斤计较、睚眦必报,那岂能搞好邻里关系?彼此各让一步,但求心安理得,这也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精神。

  现实生活中,凡事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就吃香。这样的人在选举时可以获得多数赞成票,还可能被提拔重用。相反,什么事情都不糊涂的人是没什么好果子吃的。有些时候,你一看就知道的事情,上级却迟迟不表态,需要研究研究,其他的人却哼哼哈哈装糊涂。

  这种现象也许哪里都有,如果以“一加一”一定等于二的公式去套用人类社会,恐怕全世界都会与自己过不去。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是极不一致的,小平同志曾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就是要求人们搁置争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建设国家。不过,谁都知道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容不得半点糊涂的!

  周恩来曾写《雨中岚山——日本京都》一诗,抒发在模糊探索中看到光明的喜悦:

  雨中两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潇潇雨,蒙蒙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真愈见姣妍。

  如此看来,还是毛泽东说得好:“小事糊涂点,大事明白点。”
 


—— 信息源自:人民网—教育频道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