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甘孜州畜牧科技发展进展顺利
--------------------------------------------------------------------------------
点击次数:3328 发布时间:2008-5-23 11:05:48
按照州委、州府的安排部署,为扎实推进畜牧科技发展年的各项工作,州畜牧局于4月7日-20日组成三个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历时13天,深入东、南、北路三个片区,督促检查和指导各县贯彻落实全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农业科技发展年活动的进展情况,工作组通过实地查看、现场指导、与农牧民群众交谈、召开座谈会和听取各县情况汇报等方式,对各县畜牧科技发展年活动的启动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通过实地调研,全州畜牧科技发展年活动进展顺利。
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继州委农村工作会议之后,州县畜牧部门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一是州局庚即召开了全州畜牧工作会议,及时传达贯彻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全州畜牧业和科技发展年的各项工作,研究出台了加快畜牧科技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今年畜牧科技发展年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二是为扎实推进畜牧科技发展年活动,州局及时开展了业务骨干的技术培训,切实规范了畜牧科技发展年的技术路线、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为规范有序地推进畜牧科技发展年活动奠定了基础。三是绝大部分县相继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和畜牧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各项畜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部分县人民政府就落实农业科技发展年的各项工作出台了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了目标和工作任务,层层明确了畜牧科技发展年的组织、领导、管理、技术和宣传责任。四是州、县畜牧部门派出工作组,深入乡村和农牧户,传达贯彻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州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开展科技发展年活动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宣传动员,调研了农牧民的所思、所盼、所需,掌握了畜牧科技发展年活动的主攻方向,有效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对科技发展年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了科技致富的信心。
二、突出工作重点,明确目标任务
各县按照州委、州府的决策部署,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了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确立了今年的重点工作,目前已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到科技人员、各乡、各村和建设地块。今年全州畜牧科技发展年活动将突出抓好六大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
一是围绕草地生态建设,大力实施草地生态保护工程。2008年力争完成退牧还草610万亩,天然草原免耕补播180万亩;草原灭鼠385万亩,草原灭虫215万亩;二是围绕新牧区建设,大力实施牧区“人草畜”三配套提升工程。2008年要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在牧区开展以畜种改良、卧圈种草、养畜棚圈建设为重点的三配套升级深化建设,着力提高建设档次和质量,切实转变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力争完成人工种草21240户,10.62万亩,棚圈建设500户,5000平方米;在农区结合沼气池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实施生猪标准化圈舍改造工程,完成生猪标准化圈舍改造1000户,在乾宁、甘孜、石渠、理塘建设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5000亩。三是围绕提高养畜效益,大力实施牲畜良种工程。2008年力争完成异地交换牦牛4000头、绵羊3000只,牛羊选配15万头只;引进南江黄羊200只,在泸定、康定、丹巴、九龙等县完成山羊杂交改良10000只;引进西杂牛50头,在康定、炉霍、巴塘三县完成杂交改良黄牛1000头、牦牛500头;推广九龙牦牛种公牛50头,在雅江、新龙、道孚等县完成九龙牦牛改良本地牦牛1000头;引进杜洛克、约克、长白种猪230头,在泸定、丹巴、九龙、海螺沟、康定等县推广(DLY)三元杂交改良生猪30000头;在色达、德格、雅江三县引进娟珊牛细管冻精改良本地牦牛1400头。在全州逐步形成畜禽改良示范片区,力争牲畜良种覆盖率达到10.6%,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四是围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生态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工程。在2007年全州启动实施的53个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防疫标准、统一品种改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标准的模式,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一村一品养殖小区,2008年重点选择40个养殖小区开展建设。其中:牦牛生态健康养殖小区10个,黄牛养殖小区3个,生猪生态健康养殖小区4个,山羊生态健康养殖小区5个,藏猪生态健康养殖小区5个,藏鸡养殖小区3个,落实惠民行动结对帮扶2800户,人均增收80元以上。五是围绕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大力实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力争今年完成道孚等14县县级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16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州18个县及海螺沟管理局的100个乡(镇)启动该项目建设;切实把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作为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畜健康的重要举措,不断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规范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六是围绕推进畜牧产业化,大力实施牦牛产业发展试点工程。2008年启动实施九龙、理塘、德格、白玉、色达5县和昌台种畜场牦牛产业发展试点工程,积极探索牦牛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扶强扶大炉霍肉联厂、新龙友谊公司、色达康源食品公司、稻城惠康公司、乡城嘉诚有限公司、理塘鹏飞牦牛公司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力打造高原特色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组建扶持农村专合组织25个,着力培养农村经纪人80人。
三、细化工作落实,各项业务工作进展顺利
1、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扎实推进畜牧科技发展年活动,州县畜牧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切实加大了科技发展年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已争取落实各项建设资金22462.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对畜牧业的专项投入21000万元(退牧还草工程690万亩预计投入1.94亿元、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建设300万元、牧区三配套升级深化320万元、村防疫员工作补贴经费540万元、救灾资金310万元、家畜改良专项投入150万元);州级投入555万元(科技发展资金255万元,支农资金300万元);各县安排落实专项资金907.5万元(雅江县投入200万元、得荣县投入35万元、稻城县投入10万元、乡城县投入6万元、九龙350万、泸定180万、康定46.5万元、道孚30万元、新龙50万)。
2、扎实开展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一是各县高度重视春季动物疫病预防工作,成立了春防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了春防专项资金,制定和下发了春防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具体抓,技术人员包片、包乡、包村,对2477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业务技术培训,县和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目标考核的内容。截止4月底已调运发放各类兽用疫苗15个品种,共计2641.26ML(头、份、羽),消毒药品19吨,各县添置了出诊包、注射器等春防物资,正在紧锣密鼓开展预防注射。目前,猪禽的预防免疫注射已完成。二是161个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正在进行选址,确定建设方案,资金到位后,抓紧设备采购和基础建设。三是动物溯源系统建设正有序开展,目前正着手开展基础数据的录入,二维码耳标购置和佩戴。四是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已上报方案;五是加强检疫监督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对今年奥运会期间的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安全的严格要求,各县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生产和产品安全意识,切实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和畜牧业安全监督。各县加大了产地、屠宰检疫和市场、运输监管力度,确保我州动物食品安全。
3、大力推进草原生态建设。退牧还草工程已完成作业设计的编制和评审工作,目前正在抓紧开展招标工作。各县高度重视2008年惠民行动民生工程,将种草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落实了技术人员专项责任制,目前已调运草种子450610公斤,部分县已开始播种,预计在5月底全面完成种草任务。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已落实资金,共调运草种5000公斤、复合肥2000斤,正着手开展建设;草原灭虫工作计划在8月份开始实施,草原灭鼠工作计划在11月实施。
4、积极开展畜禽改良工作。各县结合县情,将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与养殖小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科技发展年的具体任务要求,各县对今年的畜种改良,良种引进等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布置,确定了技术负责人,落实了目标责任。异地换种、引种工作目前正抓紧进行,改良工作在7-9月开展。
5、稳步实施养殖小区建设。按照州局的安排和要求,各县分别成立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了责任人,积极开展建设。今年确定的40个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已启动23个,正在开展规划设计、圈舍改造和引种。南路六县还按照藏猪藏鸡的分布,相继开展了藏猪藏鸡保种选育项目和养殖项目建设。
6、切实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各县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工作。东路各县都成立了养殖协会或营销协会,商品仔猪和商品猪的销售从目前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九龙、理塘、德格、白玉、色达5县和昌台种畜场实施的牦牛产业发展试点工程项目正在完善作业设计方案,州财政局和州畜牧局已派出联合工作组,正深入5县1场实地落实建设地点、内容和规模。
7、强化业务技术培训。已举办一期业务骨干培训班,共培训业务骨干200人,6月份将举办1期动防业务骨干培训班。
—— 信息源自:中国食品产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