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名师指导:三招点睛高考作文

--------------------------------------------------------------------------------
点击次数:3393  发布时间:2008-5-22 10:56:12

 作者简介:陈立 汇文中学语文学科组长

  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最后的十几天里,我们能够为我们的作文做些什么呢?

  罗列“麻烦” 对症下药

  大麻烦:跑题,文体不清,字数不够,结构混乱,立意过浅,内容犯忌,词不通,句不顺。有了以上的问题,作文分数一般游走在及格线上下,基本属于作文失败。

  小麻烦:漏写题目,文面脏乱,字迹潦草,内容空泛,选材老套,语言幼稚。这些问题虽说不至于使文章被判“死刑”,但也足以使文章降下一个档次,如果“数错并举”,被判个“数罪并罚”,那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有矛就有盾,有以上的大小麻烦,也会有解决这些麻烦的办法,下面就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支上三招。

  一、 认真审题,速定题目。

  所谓认真审题,就是一要“看清楚”,二要“弄明白”。

  “看清楚”是指要看清题目要求。从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话题作文之先河,直至2004年天津地区高考作文“材与非材”,清一色的话题作文,所以,我们有些学校的日常作文教学因为思维惯性的作用而把话题作文作为训练的重点。但在2005年,天津地区高考作文题就转向了命题作文,但由于平时大量的话题作文训练,加上没有“看清楚”作文题目要求,使得我们的不少考生在拿到高考卷时,就想当然地认为作文一定是话题作文,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让不少考生在作文之前就“大刀阔斧”地窜改了命题作文的题目,直至作文完成,仍“浑然不知”。

  2005年天津地区高考作文是命题作文——留给明天。

  不少考生看到的是“以‘留给明天’为题”,脑子里的反应却是“以‘留给明天’为话题”,于是就出了不少“我把希望留给明天”“留给明天的爱”之类的“改题”作文。

  2006年天津地区高考作文仍是命题作文——愿景。

  然而,不少考生一时疏忽,把“请以‘愿景’为题”一句误读成了“请以‘愿景’为话题”,于是又出现了不少“我心中的愿景”之类的“改题”作文。

  “看清楚”作文要求之后,就要“弄明白”所给“话题”(或者“题目”或者“材料”)的意思。

  如果给你一个题目——《感动》,你会不会写成“感悟”?如果给你一个题目——《梦想》,你会不会写成“梦境”?如果给你一则寓言,你能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吗?如果给你一幅漫画,你能明白画面背后的深意吗?动笔之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弄明白是十分必要的。

  完成了审题的工作,就要立刻依照作文要求拟定题目,若是命题作文,当然会省很多事,若是“题目自拟”,那就要“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了。有不少同学拟题时习惯“反复斟酌”,想尽全力写出一个“一鸣惊人”的好题目,结果,在这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后面的作文过程却因时间不足而草草收场。

  二、 下笔之前列提纲。

  拿到题目后,有不少同学习惯“提笔就写”,但这其中很少有能够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有写到一半,就没了词,就翻来覆去地“炒冷饭”,把前面用过的观点、说过的话再反反复复地说上一遍甚至几遍,造成内容重复、结构混乱的恶果;有的快结尾了,却发现跑题了,于是又进行涂改,结果造成文面混乱,还有的理屈词穷,只好中途撂笔,字数严重不足。

  其实,以上这些麻烦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加以避免,那就是下笔之前先用十分钟进行作文的设计构思,这个过程包括确定文体,设计题目,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列提纲。

  对于列提纲,总有同学认为太浪费时间,在他们心中,考场上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所以,就总也舍不得把时间花在列提纲上。我们生活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有舍才有得。花一些时间在列提纲上,我们不会吃亏。比如我们要写议论文,论点是什么?打算在哪里提出?开篇用事例做引子吗?要设计几个分论点?道理论据用什么名言警句?事实论据用什么名人轶事?这些问题都要在列提纲的过程中加以考虑。此外,为了确保文章字数符合要求,还要提前计划好文章每一部分的字数。如果突然来了灵感,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精彩的比喻、一个排比、一句反语,抑或只是一个俗谚、一个成语,也都可以顺手标注在提纲中。为一篇议论文列提纲可以按照如下步骤:

议论文——先确定结构框架,然后准备材料。

  1.论点的确立

  ① 确定论点没有跑题、偏题。(方向)

  ② 确定论点有深度。(角度)

  2.议论框架的设计

  ①准备:

  a论点放在文章什么地方

  b论点以什么方式展现(导出)

  c为论点以及分论点服务的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②做框架:

  写议论文要列提纲,写散文、小说也不妨一试,散文要注重抒情线索,小说要构筑情节,设计细节。

  三、 文中“三点题”。

  跑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一般来说,跑题有“跑话题”(或“跑材料”)和“跑文题”之分,在前面谈及审题的内容中已经谈过“跑话题”的问题,就不多说了,这里只说“跑文题”。很多同学不幸“跑文题”,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点题意识。

  我们写文章是要紧紧围绕文题的,我们的作文评判老师在判断一篇作文是否跑题时,也是把“内容是否围绕文题”当作衡量标尺的。文题置于文章顶端,是最先被读者认读的,读者接受了文题的信息,就会排斥文中与文题不符的内容。所以,对于作文来说,历来只有不合文题的内容,没有不合内容的文题。有不少同学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开始还能够按照题目写内容,但不知不觉,笔下就出现了“拐点”,文章内容与文题渐行渐远,最后铸成大错。譬如写“理智”,有同学就结合当前社会上“抵制家乐福”一事,阐述“理智爱国”的主题,这本是一个极好的内容,但笔下很不经意间,就写到了法国的傲慢与中国人传统的谦逊与宽容,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沿着谦逊与宽容的主题一路迅跑,将“理智”完全抛在脑后——跑题了。

  很多跑题作文都是从一个很不起眼的“拐点”开始的,而这样的“拐点”是无法禁绝的。那么,就必须依靠点题来提示和修正“拐点”给我们带来的麻烦。

  建议大家每250字左右一“点题”,此处所说的“点题”可以是用文字在文中具体地“点”,这样不仅在行文过程中时时提示自己“别跑题”,也为考场作文做了“没跑题”的标识。如果因为文章结构内容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文章每250字左右的“点题处”无法安排具体的点题文字,我们也要在心里“点”它一下,以此来提示自己“别跑题”。250字一点题,800字的高考作文应该点三至四次题,如果开篇点题,篇尾点题,那么文中应该点题一到二次为宜。

  养成点题意识,想跑题也是很难的。

 


—— 信息源自: 每日新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