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体育教学如何预防心理虐待

--------------------------------------------------------------------------------
点击次数:6578  发布时间:2008-5-21 11:11:44

 “心理虐待”是指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影响学生人格发展、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言行。心理虐待形式主要有威胁、冷落、讽刺、压制等。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学生自卑抑郁、紧张焦虑、情感冷漠、孤僻寡言、丧失信心。心理虐待不像身体虐待那样显而易见,多数情况下仅凭肉眼是很难看出伤害程度如何,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该如何预防心理虐待呢?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关注个体差异

  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性格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积极地评价学生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每一个失误;以赞许的目光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以真诚的态度发现学生创新的闪光点;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当学生完成练习后,如果完成动作好时,教师可说一句简短的鼓励词,如:“你真棒!”用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目光、会心的微笑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肯定的回答。

  四、公平对待学生

  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着重竞技轻普及、重尖子的现象,这种对中等发展学生的忽视和对发展突出学生的过分重视也是一种缓慢的心理虐待。那些优等生由于他们常常能给体育教师、给班上带来荣誉,是对体育教师工作的一种肯定,从他们身上体育教师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而在那些普通学生身上,体育教师很难看到自己工作的业绩,容易使体育教师产生失落心理,但这种不自觉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因而体育教师只有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发挥体育教师的效能。

  总之,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感情、有意识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广大体育教师应认真挖掘课标中最深层的东西,并把它落实到教学的实处,才能跟上时代的大潮,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 信息源自: 中国体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