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勇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
点击次数:5628  发布时间:2008-5-21 11:11:14

 在体育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多年来大胆进行教学实践,采取了些有效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因时而异,培养兴趣。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在不同的年龄,有明显的阶段特征,这与学生各阶段的生理、心理诸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如小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好奇心,而且觉得很好“玩”,此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早过细地“条条框框化”,很可能导致他们童年的体育生活变得无滋无味。因此,要诱导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促进正常生长发育。从小学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对体育学习会有一定的变化,很多人会对体育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理性思考,对体育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中学体育课学习的侧重点则在于发展身体素质,掌握知识技术。因此,发挥每个学生的体育特长,多开展一些小篮球、足球、田径、武术等体育竞赛活动,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玩耍”,不知不觉地使认识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

  二、精心教学,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教学方法要新颖多变。在准备部分的安排上,可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如游戏法、竞赛法等,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往往不会感到枯燥,活动起来积极性自然就提高。课堂教学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课堂上就会呈现生气勃勃的景象。只有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外锻炼,发展兴趣。中小学生是学知识,长身体的特殊阶段,每个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有些学生往往把课外活动的时间利用起来,埋头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忽视了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从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为此,学校的领导、体育老师、班主任等都应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把学生课外活动体育锻炼放在重要位置,纳入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学校、班级、团队等可分别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如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周、体育节、体育表演、校际体育比赛、班际体育友谊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强烈的体育氛围。课外活动内容可多种多样,如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拔河比赛、合作跑、象棋比赛、花样跳绳等等,人人参与体育锻炼,个个得到熏陶感染,发展锻炼身体的兴趣,使全体学生既增加体质,又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

 


—— 信息源自:中国体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